清·淺刻彩漆屏荷鷺圖
史公祠饗堂內的大型八寶灰梅花罩隔的雕刻刀法成功模擬出汪士慎用筆意趣 刻漆為漆器大類產品,分深刻、淺刻兩種,以深刻為主。 刻漆工藝不受畫種限制,既可工筆重彩,又可潑墨寫意。
現安置在揚州史公祠饗堂內的大型八寶灰梅花罩隔,是晚清揚州名畫家李墅專門為這一罩隔擬寫的揚州八怪汪士慎的畫稿。 此罩隔的形制比較特別,其內邊緣是不規則的、曲裡拐彎的流線型。 李墅因材施意,他既擬寫汪士慎的畫稿,又自出機抒,構圖與原作迥異,但勾勒、揮寫用筆卻得汪士慎用筆之神韻,創造性地繪成一幅適合其形的汪士慎大寫意梅花圖。 整個畫面構圖嚴謹,繁枝密萼,疏密相間,氣勢宏偉;枝幹粗細交錯,生長自然,花朵偃仰相背,千姿百態……極具汪土慎梅花的風神玉骨,真不愧為名畫家設計的畫稿。
這幅梅花圖是先用刀在八寶灰地上雕刻紋樣,後撒螺鈿屑而成,其上雕刻刀法成功模擬出汪士慎用筆意趣,線條有粗有細,有方有圓,有頓有挫,有虛有實,有快有慢,形神兼備,是件極具文人書卷氣的刻漆神品。
揚州博物館所藏刻漆品中有一組“仿華喦畫意的彩刻漆四條屏”亦較為精緻,是兼工帶寫的,畫面從構圖、造型到用筆都較好地表現出華喦的畫風。 其中一幅荷鷺圖最令人讚嘆,其荷花瓣線條採用剔地陽文的雕刻手法,細勁流暢。 圓潤、富有彈性的線條,足見雕刻藝人以刀代筆之功夫,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荷花瓣碩大而嬌嫩的質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