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硯台收藏講究多

 汴梁晚報 
文房四寶中,硯台一直都是最具觀賞及收藏價值的文房器物,除實用功能外,更是古代文人的清玩之物。
專家介紹說,硯台幾乎貫穿了整個中華文明史。 早在石器時代,當人們發現礦物顏料並試圖用它來美化生活時,硯台就應運而生了。 約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已有石硯的雛形。 隨著秦朝統一中國文字,硯台也正式登上“大雅之堂”。
唐宋時期出現了硯台的第一個繁榮昌盛時期:唐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為文房用具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社會基礎,這個時期相繼出現了端石、歙石兩大專用硯材。 到了宋代,在甘肅洮河流域產生了一種綠色硯石——洮河綠石,同時,澄泥硯的製作也愈加成熟,至此,我國四大名硯端、歙、洮河、澄泥正式出現,列為四大名硯,流傳至今。
明清時代是中國硯文化發展的又一座高峰。 從明代開始,硯台的製作和工藝裝飾發生了極大變化,它的功能逐漸由實用為主轉變成強調藝術。 明代的硯雕風格端莊厚重, 紋飾精緻。 清代是硯台製作的輝煌時期,除了前代已有的著名硯材外,還出現了水晶、翡翠、玉石、漆沙、象牙、料器等一些不能研磨的質料,其成品多為賞玩之物。
業內人士表示,硯的收藏和鑑賞可以從質地、工藝、銘文、品相、裝飾等五個方面研究分析。 所藏硯台若具備上述之中的兩個至三個要素,已屬難得。 一方硯台的好壞,除了看硯臺本身的材質和製作工藝,還要看硯台的文化氣息,如是否具有銘文,是否曾被名家使用過等。 另外,硯台並不是越老越值錢。 在目前收藏拍賣市場上,高古硯是不及明清硯的,明清硯更具欣賞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