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龍潭村的樂善好施牌坊。 記者邱偉榮攝 綸生白公祠。 記者邱偉榮攝
每一座牌坊的背後都記錄著一段歷史。 在廣州市內,散落著眾多牌坊,在過去它是崇高榮譽和權威的象徵,是歷代統治者為表彰顯宦節婦、功臣世家而建立的,也反映了村落盛衰變遷的歷史。 本報記者將尋訪廣州一些富有代表性的牌坊,再現那些悠久卻又不為市民所了解的故事。
在海珠區龍潭村,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樂善好施”牌坊,因這座牌坊上刻“聖旨”二字,又稱“聖旨牌坊”,這在廣州十分罕見,是光緒皇帝為表彰大慈善家白綸生而修建的。
文/ 記者廖靖文實習生陳令瑋
歷經百年的御賜牌坊
位於海珠區東南部的龍潭村是廣州著名水鄉,這里四面環水,相傳乃龍出之所,故取名為龍廷,後改名為龍潭。 進入龍潭村,這裡沒有市中心城中村的逼仄,龍潭湧邊蒼翠的古榕,長長的鬚根垂到水里,與水色交相輝映。 一座三間四柱的花崗岩牌坊就立在離村口不遠的湧畔,遠看並沒什麼特別,但是走近一看,正中的“聖旨”兩字顯示它的不凡。
龍潭村的老書記何礼謙說,這座“樂善好施”牌坊是龍潭村鎮村之寶,是廣州現存唯一的皇帝用來表彰慈善家的牌坊,與龍潭村歷史上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人白綸生有關。 這座牌坊飽經風雨,得以保存下來很不容易。 “文革”時眼見牌坊要遭拆除的厄運,村民為保護這個牌坊,用石灰和灰砂將牌坊上的字跡和雕刻全面遮蓋起來,換成“為人民服務”的字句,這座牌坊才得以倖存。 如今牌坊上仍殘存一些黃色的邊框線是後來恢復原貌時留下的痕跡。 目前這座百年牌坊仍然很健康。
藏身小學的白公祠
告別牌坊,幾經問詢記者才在龍潭小學裡找到了久聞大名的綸生白公祠。 正在整修的古祠古樸莊重,精細的石刻、木雕、磚雕和灰塑,造型生動。 大門兩邊是一副對聯:“清芬長慶集,遺愛報恩祠”。 平時大祠堂都是不開放的,只有每年的清明節才開放。
何礼謙介紹,這是龍潭村目前保留下來的唯一一間白氏宗祠,也是最精美的一間。 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白綸生出資動工興建這間祠堂,精雕細琢,歷時27個年頭,直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才完成。 建成時,白綸生早已去世,村民緬懷這個大善人,於是稱該祠為綸生白公祠,俗稱白家祠。
據說白綸生去世後,有村中父老夢見他身穿官服,坐在公堂,勸人為善,因此人們紛紛傳他死後為神。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曾闖進祠堂大肆進行搜掠,當時,欄杆上有一隻銜珠石獅,日軍想把裡面的石珠拿走,就用刺刀把獅子的牙齒打碎,但石獅各部分結合太好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把珠子取出來。
白綸生傳奇:
從貧窮少年到大慈善家
白綸生少年時家境清貧,15歲起在廣州堂舅父開設的洋行當雜工。 之後自己開辦經營草蓆的席莊,又開辦悅盛號商行,經營爆竹及雜貨業。 因經營有方,恪守信用,生意日益興隆。 後來他先後開設了10多間店鋪,20多年後,成為廣州的知名富商。
致富後的白綸生,十分樂善好施,積極向社會賑災捐款。 史籍記錄,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廣州與幾位富商一起出資創辦愛育善堂,為貧民贈醫施藥、贈衣施棺等。 愛育善堂是廣東省內第一家民間善堂,頗有影響,後來成為廣州清末的九大善堂之一。
光緒十六年(1890年),湖南發生大水災,白綸生捐出巨額賑災款,獲光緒帝賜“樂善好施”匾牌嘉獎,並授綸生“準道員”職銜。 村人據此興建牌坊,以表彰、紀念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