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籽料,10元一顆任挑,多購還有折扣;出自名家的把件,「起步價」就站上了百萬大關。孔偉/攝
和田玉真那麼貴?
前幾天見了一位買家與售賣和田玉的網絡商家的對話,恐怕正是對和田玉「必然值錢」理解的極端體現:這位買家不僅認為賣家所售的和田玉不真,甚至 認為現今市面上已經沒有和田玉了,「現在誰有一塊真的和田玉,馬上就可以去拍賣行……根本就不是這個價錢……比黃金還貴。網上賣的沒有一塊是和田玉……」 不知這位買家如何得出如此絕對的結論,不過他所說倒有一點是真的——部分和田玉確實比黃金貴,只不過真正比金子還貴的只是和田玉中極少數的極品,比方羊脂 玉,比方原生黃玉等。前段時間曾聽聞和田玉以克計的成交價最高達到8萬~10萬元,不僅遠遠超過了金價,也將為數不少的珠寶甩在了身後。尤其是一些料好、 工好的名家作品,其價位往往「須仰視才見」。不過,相比高端翡翠一隻手鐲動輒數千萬甚至過億的價格,即便是和田玉中的極品,也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和田玉真那麼賤?
在一些地方的古玩城,有的商家以售賣低檔和田玉為主,其中最便宜的莫過於堆貨了:往地攤上傾倒數百公斤甚至以噸計的原石,供買家「淘寶」。雖然 堆裡和田玉、水石、卡瓦、黃蠟石甚至普通鵝卵石魚龍混雜,並且即便確屬和田玉品質也大多十分低下,吸引人的主要是價格:每件10元,多買還有更進一步的優 惠。一些攤子上甚至不乏單件超過1~2公斤的大塊料子,並且也確實是和田玉,有的甚至還確實是籽料——以2公斤計,即使不考慮打折優惠因素,2公斤/10 元的價格也堪稱「白菜價」了。和田玉真有那麼便宜,或者說真有那麼賤嗎?
是的。堆貨裡的和田玉基本上都是上游商家反覆多次淘選之後剩下的「垃圾料子」,屬於「比雞肋還雞肋」的極低端貨品,最終能夠以高於運費的價格脫 手,便成為玉商們已經大賺了一筆之後的額外利潤。但對於淘玉者尤其是初學者而言,低價買到一些標本也還是很值的,畢竟也是真東西。眼光獨到者撿到從眾人指 縫中一路「漏」下來的有價值的料子,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要不然咋會有那麼多淘寶者趨之若騖?我自己就在堆貨裡淘到過一塊黃沁料子,10塊錢的成本還沒 有支付呢,5分鐘內就被一維族玉商出價400元買去了——誰說垃圾裡就沒有黃金?
和田玉貴賤取決啥?
那麼,和田玉的市場價位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又是什麼決定了它們的身份、地位與身價呢?答案很簡單:品質與工藝。
和田玉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碧玉、墨玉之分,白玉中的極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脂玉。大體而言,和田玉顏色越淺越值錢,比方白玉就比青白 玉價值高,青白玉又比青玉價值大。當然也有例外,比方黃玉顏色肯定比白玉深,但黃玉中的雞油黃、栗子黃價值卻比白玉高出不少,甚至堪比羊脂。
除了顏色,和田玉根據產出環境(產狀)的不同,還分為從河裡撈出來的籽料、河流上游的山流水、沙漠裡的戈壁料,以及從山上開採下來的山料玉(又叫寶蓋玉)。從價值角度判斷,籽料明顯高於山料,而山流水與戈壁料品質大致相當,其「座次」列於山料和籽料之間。
當然,無論顏色還是產狀,都必須以溫潤、細膩的質地為前提,否則不僅「排位」會下降,甚至可能出現劣質白玉籽料的價值連稍好一些的青玉山料都不如的境況。而好品質的原料得遇良工,無疑將使其價值更上一層樓。
藏玉該藏貴還是藏賤?
根據2003年頒行的新國標,無論產地、產狀,只要主要成分由透閃石、陽起石構成的物質,都可以鑑定為和田玉。於是乎也就有了青海和田玉、貴州 和田玉、俄羅斯和田玉、韓國和田玉、加拿大和田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局面。雖然鑑定結論完全相同,但品質的高下卻顯而易見,市場價值更是十分懸殊——在 行外人看來外觀差不多的兩塊玉石,其價值可能相差萬倍,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貴者更貴,賤者卻依舊升值緩慢。因此,如果以收藏、投資為目的,只知道是不是 真的和田玉,或者說單憑一份和田玉的鑑定證書就往外大把掏銀子的做法顯然不切實際,必須在詳細研判、仔細鑑別並較為明確地判斷其質地、工藝及未來升值潛力 之後,才能下手購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