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中華新聞社報導- 清代五股金剛杵:從印度兵器到佛教法器

這件清代五股金剛杵(見圖),長18.1厘米。此金剛杵中股的兩端分別被打造成圓錐形,杵兩端環繞中股的四股金剛合攏於中股,且每股均被打造成呈摩羯狀。杵中間手握部分,四圈連珠紋飾將其分成三段,中間一段呈球形鼓起,另外兩段基本對稱分佈在中間一段的兩邊,這兩段每段各由一組六個蓮瓣紋環繞一周。此金剛杵包漿厚重,手工鑄造時的範線痕、打磨痕、鑄鎦痕、利刀刻花痕等十分明顯,握在手中分量適中,保存完好。

  資料記載,金剛杵原本是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後演變為佛教的重要法器,並在唐代時隨著漢傳密教的傳播傳入中國。其類型上分一股、三股、五股、九股。

五股金剛杵又稱五智金剛杵、五峰金剛杵、五峰光明、五股杵,其五鋒系表五智五佛,其中之一鋒象徵佛之實智,其餘四鋒則為四佛權宜方便智慧之標誌。 《白寶口抄·愛染明王法》中說:“五股杵者,五佛內證佛智,眾生本有德也。為顯凡聖一如心智,有上下五股。”《理趣經》中則說:“金剛加持者,表如來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地,以成上下十峰金剛太穿智處。”《五重結護》中說:“五股杵顯五智也,中直者此正義,無方便。邊曲音,此權義,而帶方便麵故也。權必歸實,故曲也,上下同者,佛界眾生界同具五智故,上下同也。若具者,於此杵具三十七尊。”

唐代時期的金剛杵中心一股和周圍的股在頂部相互之間不連接,呈分開的“開口”狀,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由這種頂部“開口”狀演變成了頂部“閉合”狀。

  關於“杵”的材質,《陀羅尼集經》卷二中說其質料有金、銀、赤銅、鑌鐵、錫等五色金屬和合而成。

  作為佛教的重要法器,金剛杵因為造型美觀、製作工藝高超而備受收藏家們青睞。不久前,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公益鑑寶活動,專家們一致認定這是一件清代時期的金剛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