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中華新聞社報導-唐代茶飲及婺州窯茶碗鑑賞經》


婺州窯 青釉玉璧底碗 高3.5cm 底徑5.5cm 口徑14.5cm
  ■雷國強(浙江省武義縣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所)

  婺州窯燒製出成熟的青瓷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期,發展於魏晉南北朝,鼎盛於唐宋,衰弱式微於元末明初。婺州窯是一個地方性的歷史文化名窯,雖然有著龐大的窯系,悠久的生產歷史,但其名留青史,聲名遠播還得靠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一書。因為茶聖陸羽給予了當時婺州窯所生產的茶碗以極高的評價。 《茶經·四之器》:“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窯所生產的茶具當時地位僅次於越窯和北方耀州窯,名列第三。

  中國歷史上飲茶之風的發展與普及,唐代是一個關鍵的節點。自唐代始,飲茶之風開始普及南北,流行於社會各階層,成為中國傳統生活“油、鹽、醬、醋、茶”之一部分。茶具的發展是跟隨著飲茶的方式的變革發展而發展的。唐代的飲茶之風的普及,極大地刺激了婺州窯的生產,為滿足和緊跟當時茶具消費市場的需要和發展,婺州窯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術優勢與資源優勢,開始生產和燒造了大量的茶具產品。唐代茶聖陸羽在其名著《茶經》一書中對婺州窯所生產的茶碗的評價,就是給予婺州窯這種發展的充分肯定。

婺州窯 青釉五出筋花口喇叭足茶盞 高3.5cm 底徑4cm 口徑8.5cm婺州窯 青釉五出筋花口喇叭足茶盞 高3.5cm 底徑4cm 口徑8.5cm
  茶具的生產,是當時社會飲茶方式和茶文化發展的直接見證。所以,今天我們要了解和研究唐代婺州窯茶俱生產的歷史概貌和種類品種及其藝術品格特徵等問題,就必須先了解唐代的製茶之法、貯茶之方、飲茶之製。

  唐代,飲茶之風已在全國興起,而且時人飲茶已由粗放煮茶進入精工煎茶的階段。研究技藝,意在情趣。按陸羽《茶經》所述,唐代的茶葉產區已遍及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西、廣東、貴州、陝西、河南、重慶等14個省區。因雲南當時屬南詔等國,處於分裂狀態,故茶之故鄉雲南未列入《茶經》所述茶之產地之列。唐·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這樣記載當時的飲茶之風的發展態勢:“南人好飲茶,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又說:“按此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晝夜,殆成風俗,始於中地,流於塞外。”由此足見,唐時飲茶已不再是士大夫貴族和僧侶階層的專利,而成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飲料。飲茶之風,傳入新疆、西藏、蒙古等地,由於茶葉具有生津止渴、消食解膩的功效,所以茶葉一經傳入上述地區,就被視為珍品,看作最好的飲料。

婺州窯 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盞 高4.5cm婺州窯 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盞 高4.5cm
  由於唐代飲茶之風的普及,人們更加重視研究飲茶的情趣和茶具的品質。因為,茶具不僅是飲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並有助於提高茶的色、香、味等實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緻的茶具,本身又富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所以,自唐始我國的茶具製作就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中唐時,不僅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的質地,注意因茶擇具的選擇。這一發展狀態,均在陸羽《茶經》中得到了具體的反映與記載。

《茶經》共十篇,分別論述了茶的起源與鑑別方法,製造餅茶的工具,餅茶的製作、煎茶與飲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飲用,有關茶的史料,茶葉的產區,簡單的製作方法,茶圖等十大方面。在其中的《茶經·二之源》、《茶經·二之具》等前六篇中,陸羽提出了自己創設的一整套涉及採茶、蒸茶、焙製、碾末、煎飲乃至鑑別的方法。

  按唐·陸羽《茶經》記述,當時“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但當時有代表性的是餅茶和末茶。唐代茶具發展與餅茶和末茶飲用有著密切的關係。餅茶和末茶,雖加工方法有別,但都需通過炙、焙、碾、羅、煎,方可飲用。依陸羽《茶經》所述,當時民間飲茶,先對不同茶葉作不同處理,“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於瓶缶之中”,然後“以湯沃焉,謂之庵菜。”或者有的再加蔥、姜、棗等添加物,用以調味,“煮之百沸”,然後飲用。但陸羽認為用上述方法調製的茶湯,猶如“溝渠間廢水”,不可取用。所以,陸羽在《茶經》中提倡的方法重在煎。認為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使其“炎涼”均勻,變軟後用紙包好,以保其香。冷卻後,再碾成細末,通羅(篩)後貯於合(盒)中。

  唐代除採用陸羽提倡的煎茶法外,還有點茶法。唐·蘇廙的《十六湯品》一書中可略見一斑。其法是先將茶末放入茶甌,爾後用茶瓶將少許沸水注入茶甌,將茶末調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繼續向茶甌注入。注湯時,需要做到順暢,“湯不順通”,“茶不勻粹。”注湯還要做到恰到好處,少過濃,多則淡,“一甌之茗,多不二錢,若盞量合宜,下湯不過分。”總而言之,唐代的烹茶之法,就如上述兩法:一是以陸羽為代表,並在《茶經》中提倡的煎茶法;​​其次是蘇廙介紹的點茶法。

  碗,供盛茶飲用之器。在唐代文人的詩文之中,更多的稱茶碗為“甌”。茶聖陸羽認為越窯燒製的淡青色茶碗能與綠色的茶湯相映生輝,“半甌青泛綠”,從而達到“益茶”的效果。其他如邢瓷之白,壽瓷之黃,洪瓷之褐,都是掩茶湯之色,“悉不宜茶”。同時,越窯的茶盞,外型“口唇不捲,底捲而淺”,即口沿不外翻,稍有內斂,使茶湯不易外溢;而底則稍翻,易於端持;碗“淺”則易於最後喝茶末。婺州窯同屬浙江越窯大系,在器皿造型,釉色風格等均與越窯相近,故陸羽在評點唐代茶碗時,將其列為第三。

  來源:美術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