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文房收藏:家有毛筆金不換

 和訊網 

毛筆金不換毛筆金不換
朱亞夫
看了題目,切莫以為敝人家藏名貴寶物,以致“金不換”。 錯了,因我喜好文房收藏,其中文房四寶之一—筆,當然要收之藏之,計有幾十支。 大文豪魯迅手中之筆“金不換”就是我的藏品之一。
魯迅一生評說世像,針貶時弊,寫下了將近700萬字的煌煌著作,大都是用毛筆寫成的。 當反動派攻擊他對人“亂砍亂殺”時,他寓意深刻地回答說:“我並無大刀,只有一支筆,名曰"金不換"。”“金不換”,又名“本金水”,是當年魯迅家鄉紹興汀橋下的一家筆莊生產的毛筆,價格不高,卻“尖、齊、圓、健”四德俱備,十分好使。 在上海魯迅故居中,就在書桌的筆插上陳列著兩支這種“金不換”毛筆。 魯迅先生的這支“金不換”,其實是批判舊世界的“投槍”,是他一生戰鬥的有力武器,體現了魯迅先生勤於節儉,永葆青春的高尚品質。 20多年前,有次我去紹興旅遊,參觀了魯迅故居後,在其小賣部徜佯,覓得了這支“金不換”。 “金不換”原是小楷筆,貌不驚人,可筆桿上楷書“金不換”三字卻格外醒目。 置於於案頭,一種筆掃千軍的英豪之氣油然而生。
毛筆,是我中國古代最常見的書寫工具,可以說,千古文章自君始,文明歷史它記錄。 毛筆是我們的文化國粹。 毛筆的發展歷經千年,其品種有人統計不下200多種,然其形狀變化不大,一般如筍狀。 毛筆的收藏不太容易,因其筆毫是動物毛髮,雖不易腐蝕,但容易遭受蟲蛀,難於長久保存,故收藏界流傳“墨陳如寶,筆陳如草”之說。 留傳至今的唐宋毛筆十分罕見,古筆常見的是明清之物,如明嘉靖“彩漆雲龍紋管筆”,筆桿以髹黑漆為底,上飾彩漆和金銀飾兩色雲龍,金光燦燦,富麗華貴,能保存至今,實屬不易。
毛筆的鑑賞首先是看它使用價值,一支上好的毛筆應具有“尖、齊、圓、健”的特點。 “尖”就是筆鋒尖銳,不能是“禿筆”;“齊”就是修削整齊,不能長短不一;“圓”就是筆頭圓潤,猶如棗核之形;“健”就是筆有彈力,寫出的字銳利矯健。 若為收藏計,則還應注重筆桿是否名貴,筆毫是否新奇,紋飾是否精美,製作是否精湛等。 唐人何延之的《蘭亭記》曾說“右軍寫《蘭亭序》以鼠須筆”,而王羲之自己也在《筆經》裡說:“世傳張芝、鍾繇用鼠須筆,筆鋒勁強有鋒芒。”唐以後,鼠須筆遂成為名貴之物,學士墨客往往以使用鼠須筆而得意。 蘇東坡撰《寶月塔銘》便特意用此筆,並在《題所書寶月塔銘》中洋洋自得地說:“予撰《寶月塔銘》,使澄心堂紙、鼠須筆、李庭​​矽墨,皆一代之選也。”並將鼠須筆送與朋友,還賦詩云:“欲寄鼠須並蠶紙,請君章草賦黃樓。”
歷史進入現當代以後,毛筆雖然被鋼筆、鉛筆、原子筆、電腦鼠標等代替,漸漸退出了人們的書寫舞台,但是在書畫藝術領域,其光彩依然不減當年。
來源:新民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