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元代至今龍泉青瓷的發展歷程

 中國文物網 

元代至今龍泉青瓷的發展歷程元代至今龍泉青瓷的發展歷程
在製瓷工藝上,龍泉青瓷吸收了唐、五代越窯和當時官窯以及北方各窯的工藝技術,產品質量日益提高。 龍泉窯燒製出精美絕綸的梅子青、粉青釉色,青翠晶潤,且講究造型藝術,產品以鼎、爐、花瓶見多。 此時,龍泉青瓷的花色品種和藝術風格都發生了明顯變化,以造型見長,釉色取勝,紋片著稱。
椐《七修類稿》記載,相傳龍泉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倆擅長製瓷,各主一窯,造型風格與釉色各有千秋。 生一所製之瓷,稱為哥窯,生二所製之瓷,稱為弟窯,弟窯代表浙江青瓷的正色,為我國民窯之巨擘。
弟窯產品的特點:白胎厚釉,釉層豐富、光澤柔和、晶瑩如玉,釉色有月白、豆青、青灰、蟹殼青、灰黃、炒米黃和茶葉末等不同色調,以粉青和梅子青為貴。
哥窯產品的特點:黑胎厚釉,釉色豐潤飽滿、青灰淡雅,面顯紋片,根據大片和小片的不同規律,紋片有冰裂紋,蟹爪紋、流水紋、百圾碎和魚子紋片等,又有“金絲鐵線”、“金絲銀線”、“紫口鐵足金絲線”之分類。 哥窯產品古樸端莊、古色古香。
到了元代,公元1279年—1368年,隨著水陸交通和對外貿易進一步的發展,龍泉青瓷產地繼續擴大,窯址遍及甌江兩岸,元代統治者又“獎勵互市”,注重與各國貿易和友好往來,使元代的龍泉青瓷一躍成為世界性商品。 其通商範圍之廣,居我國名窯之首。
1976年在韓國新安海底沉船打撈的12700餘件遺物中,其中90%以上為我國古代陶瓷,這些瓷器窯口可分:龍泉窯、景德鎮窯、磁州窯和建窯等,其中龍泉青瓷佔了打撈瓷器總數的一半以上,足以證明當時龍泉青瓷外銷量之大。
元代龍泉青瓷的特點,在裝飾技藝手法上除繼承北宋時期常用的劃、貼、堆之外,還開創了點彩和鏤空等技法,刻印文字也很流行。 據考古資料顯示,在龍泉周邊數縣,已發現窯址200處以上,可謂“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瓷船來往如織”。 龍泉大窯為我國青瓷的著名產地。
到了明代(公元1368年—1661年),工業迅速發展,“顧代”窯場成功燒製出高度達三尺的大花瓶以及口徑達二尺的大盤,但此時龍泉青瓷在造型、裝飾和釉色上未見有明顯的長進,在技藝和釉色上比南宋時略有遜色。
到了清代,由於封建統治者的摧殘,數次鎮壓農民暴動,對龍泉瓷業課以重稅,同時由於受到景德鎮瓷業興起的衝擊,龍泉青瓷業每況愈下,所以對外輸出的瓷器中,龍泉青瓷退居次要地位。 至清代康熙以後,終於中斷生產。
新中國成立後,1957年遵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輕工業部在南京召開了全國輕工業廳局長會議,作出了《關於恢復歷史名窯的決定》,並提出首先恢復浙江龍泉窯和河南汝窯,以後逐步恢復鈞窯、耀州窯,北宋及南宋官窯、建窯、定窯和磁州窯。 近期又有人在研究和開發越窯青瓷。
1959年浙江省政府成立了龍泉窯恢復委員會,由省輕工業廳廳長翟翕武組織,會同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周仁所長、輕工業部李國楨總工程師、浙江美術學院鄧向教授、浙江文化考古研究所朱伯謙等專家和龍泉產區老藝人李懷德、李懷川等組成工作集體。 在對龍泉青瓷產區進行全面系統的考古發掘,科學測試和復制試驗工作基礎上,使失傳300多年的名瓷在上羊龍泉瓷廠燒製成功。 在恢復龍泉青瓷的生產中,組建了科研機構—龍泉青瓷研究所,發展了生產規模。 80年代形成了以上羊總廠為中心,多家分廠的現代青瓷產區。
青瓷產品與現代生活、市場需求相結合,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並於國慶35週年入選國務院紫光閣、武成殿陳設。 近年來隨著體制轉變,瓷藝生產規模小型化、家庭化、作坊化,帶來了品種多樣化、個性化,恢復了手工轆轤成型,提高了青瓷藝術的造型品味,間歇式窯氣體燒成工藝普及,促成了粉青、梅子青、仿哥、仿官、豆青等名貴釉色的恢復提高,再現了我國青瓷史上龍泉青瓷釉色青翠,質潤如玉的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