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宇宙是“氣”構成的,還是“陰陽五行”構成的?

 騰訊道學 
中國古代哲學的物質觀,從“五行”的“多元論”到“陰陽二氣=的“二元論”,最終統一於“氣”的“一元論”。 
誠如《河洛原理》所說,“太極一氣產陰陽,陰陽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萬物”。
陰陽五行是宇宙的主體嗎?非也。陰陽五行始終被置於中國古代哲學的最根本最高的氣範疇之內,即使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極盛時代,也沒有成為宇宙觀的主體,往往是氣一元論宇宙觀的構成部分。
所以天地萬物“本是一氣,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又就陰陽中細分之則為五行。五氣即二氣,二氣即一氣”-宋吳澄《答人問性理》。
天地萬物皆本於氣,人亦因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以及人類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質,人的生死、物之盛毀,都是氣聚散變化的結果。
故曰:“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萬物一也”-《莊子 知北遊》。
人與天地之氣通為一氣,“人之生也,因陰陽五行之氣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陰陽五行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性”-吳澄《答田副使第二書》。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總之,中國古代哲學用氣一元論的單一物質概念,說明了世界的物質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質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質-氣的不同形態,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根源於物質-氣的,這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
氣一元論是中醫古代哲學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學思想,是一種動態的、有機的宇宙觀,濃縮地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特有傳統。
一、氣的基本概念。什麼是氣?中國古代哲學的氣一元論應用於中醫學領域,成為中醫學認識世界和生命運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醫學科學相結合,形成了中醫學的氣一元論。
氣涵蓋物質,也包括精神。氣,是中國古代哲學標示物質存在的基本範疇,是運動著的、至精至微的物質實體,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標示著佔有空間、能運動的客觀存在。
氣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本原的粗淺認識,從雲氣、水氣到量子、場,無不涵蓋其中,可謂“至大無外”,“至小無內”。
二、氣也包含主觀的道德精神。但在中國古代哲學上,氣又是一個涵蓋物質與精神、自然與社會的哲學範疇,其內涵既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又是主觀的道德精神,相容並包,錯綜複雜。
哲學的物質概念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是世界上一切現象-自然和社會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是指不依賴人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現象,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各種不同表現形態。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哲學的物質概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學中關於物質的特殊屬性、結構和形態的學說相混淆。
哲學的物質概念是永恆的,既不會陳舊也不會改變,只會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豐富。但是,對具體科學的物質的概念、屬性、結構和形態的認識,則是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改變和深化著的。
氣範疇具有抽象與具體、一般與個別的雙重意義。氣作為哲學範疇是人們對世界物質本質及其現象的高度概括,是天地萬物統一的基礎,是生成萬物的本原,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
它不是某一具體的物質形態,而是一個抽象的、一般的範疇。限於古代中國的科學發展水準,中國古代哲學對氣的認識便不可避免地帶有樸素直觀的特性,以具體物質形態的氣體為模型,構想了氣的聚散、絪緼、升降、振盪等運動形式,把氣又規定為具有動態功能的客觀實體,氣又成為一種具體的特質形態,從而把自然科學的具體物質概念與哲學的物質概念並用。
因此,氣範疇具有抽象與具體、一般與個別的雙重意義,此為中國古代哲學氣範疇的重要特點之一。此外,氣範疇是一種整體的本原性的概念而不是結構性的物質概念,這又是其另一特點。
三、氣的哲學範疇被淡化。陰陽五行學說方凸顯。中國古代哲學氣一元論學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豐富和發展的。
及至近代,鴉片戰爭之後,隨著西學東進,中國哲學氣範疇的發展表現出與古代不同的特色,氣範疇被賦予了近現代科學的說明與規定,視氣為光、電、質點、原子、量子、場等,現代理論物理學界更趨向以“場”釋氣。
因此氣由抽象的物質概念,越來越趨向於某種特定的具體存在,其抽象性、普遍性的程度越來越低。 其所包含著的抽象性與具體性、普遍性與個別性的內在矛盾更加明顯。
這種變化反映在中醫學中,氣範疇的哲學功能不斷地淡化,並傾向於被陰陽五行學說取而代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