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如果用一种玉器来定义汉代:那就是玉衣

  金羊网-新快报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
  玉衣两汉兴盛曹魏衰落,徐州博物馆馆长孟强说:
  汉代在继承先秦时期“贵玉”思想的基础上,玉器的制作和使用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最能体现这一时期玉器文化发展特色的就是玉衣为主体的葬玉使用制度。徐州博物馆馆长孟强说:“汉代之后,玉衣的习惯就没有了。如果要一种玉器来定义汉代的话,就是玉衣,这是时代特殊的一个产品。”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梁婉莹
  汉人期盼玉衣能使尸体永不腐朽
  1968年夏天发掘的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子窦绾的墓中,出土了两套保存完整的玉衣,经清理后复原。这两套玉衣是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发现保存完整 的汉代玉衣,它的修复使人们对玉衣的形制和结构有了全面了解,由于这两件玉衣是用金丝编缀成的,因此发掘报告中将这两件玉衣取名为“金缕玉衣”。这是按照 穿缀玉衣片的丝缕质地来对玉衣进行的命名。
  孟强介绍,目前出土的玉衣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等种类,统一称为“玉衣”。“王去世之后,希望能够通过玉衣保护尸体,有一种期盼人死后,永不腐朽的愿望。”
  丝缕玉衣极有可能就在南越国制作
  由于玉衣的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所以,应是由规模较大的官营玉器作坊制作的。
  孟强表示,“汉代西汉早期是玉衣发展重要的阶段,根据徐州出土的玉衣来看,当时的楚王就有玉器加工房,到东汉的时候,中央已经有专门的作坊。”
  在考古学家郑绍宗先生看来,玉衣是由少府属下的东园匠负责监制,东园匠是少府属下十六官令丞之一,主要负责制作帝、后以及皇室成员的丧葬用具,属下应有制作装殓所用的金、银、铜、玉、漆器、织物等各种手工作坊,玉衣就是在这种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制成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玉衣都是由东园匠制作的,考古出土的众多玉衣中,明确记载属朝廷所赐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其中,河北定县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玉衣 则用汉白玉石代替玉石所制成;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丝缕玉衣更是目前国内仅见的,这些玉衣极有可能就是在各诸侯国内制作的。
  西汉后期玉衣的使用等级严格化不仅体现在穿缀玉衣的缕丝上,制作玉衣所使用的玉材也成为区分玉衣等级的标志之一。如扬州“妾莫书”木椁墓出土的是铜缕琉璃 衣,虽然琉璃在汉代也很难得,但它远不如玉材那样名贵,身为广陵王侍妾的“妾莫书”身份要低于诸侯王、列侯等人,为了以示区别,她使用了铜缕琉璃衣。此外 由于地处岭南,南越国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中原地区有很大差异,玉衣使用的等级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南越王赵眜墓与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虽然年代接近,但墓中出土 的丝缕玉衣形制却要原始得多,这是西汉中期玉衣使用制度上的特例。
  楚王陵金缕玉衣表明玉片制作模式化
  从出土资料可以看出,玉衣制度最早形成于西汉前期的楚国,这是因为楚国是西汉初年最早受封的同姓大国之一。据数据显示,出土玉衣中属于西汉时期的约为四十 余套(包括玉衣套在内),属于东汉时期的约为三十多套,两汉之交的有两套,玉衣的使用在时间上贯穿了整个两汉时期。“徐州地区发现的就有17具。按照徐州 的范围来看,可以说这是发现玉衣最密集的一个地方。”孟强介绍称。
  这些出土玉衣墓葬的墓主人大多为刘姓诸侯王及其家族成员,虽然汉代皇陵尚未发掘,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材料推测,他们也应使用玉衣作为丧服,此外也有非皇族成员使用玉衣的情况。
  西汉中后期玉衣使用逐渐增多,其使用制度也在西汉早期的基础上发展得更为严格,这一时期除皇室成员和实力较强的诸侯王外,金缕玉衣非特赐是严禁使用的。但似乎出土的情况却与之并不一致。
  “按照相关史书记载,玉衣的使用有严格等级,皇帝用金缕,诸侯王用银缕,侯则用铜缕。但实际上,西汉出土的很多王级墓都穿金缕玉衣。”孟强分析称,徐州狮 子山楚王陵楚王就用了金缕玉衣,共用4248片质地莹润的和田白玉和青玉,通过金缕连缀而成,工艺精湛。“在南越王墓展出的这具玉衣是汉代制作玉衣成熟期 的一个典型代表。”
  而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任耿建军则介绍:“玉片较大,说明已经出现模式化制作玉片,但南越王的丝缕玉衣则不规则居多,有的玉片较小,制作起来难度更大一些,属于早期制作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发现的玉衣全部出土于汉代大型墓葬中,用金、银、铜等金属缕丝穿缀而成,只有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一件丝缕玉衣较为特殊,是我国迄今所 见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备的玉衣。这件玉衣在时间上属于西汉中期,但形制却相对要原始。但它作为汉代玉衣的特例,采用麻布和丝线粘贴连缀而成,打破了金 属缕一统天下的局面。
  东汉王侯玉衣制作水平较西汉差
  玉衣是汉代葬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汉代王朝的没落而走向衰落。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玉衣的使用制度在西汉前期初步形成,但并不严格;到东汉时玉衣的使用日益广泛,等级制度也进一步规范化。
  东汉时期王侯的实力大为削弱,再加上朝廷的严格限制,所以玉衣的制作规格不高,考古出土东汉王侯使用的玉衣数量虽然较多,其制作水平却较西汉要差。
  玉衣的使用从汉代才开始。“但汉代之后,玉衣的习惯就没有了。如果要用一种玉器来定义汉代的话,就是玉衣,这是极具时代特色的敛葬用具。”在孟强看来,玉 衣始于汉,也式微于汉。曹魏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下诏禁止用玉衣殓葬,玉衣的使用历经四百余年时间终于走到了尽头。
  名词解释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用的殓服。又称“玉匣”“玉柙”或“玉”。完整的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相似,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 分,古代称谓应该是包含“玉襦”(上衣)、“玉札”(裤筒)、“玉柙”(脚部)三部分,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 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玉衣由许多玉片组成,玉衣之间用纤细的金丝、银丝或铜丝加以编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