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元代銅權:公不離婆秤不離砣

新浪收藏 

元代銅權
元代銅權
(原標題:權衡天下的老秤砣)
“公不離婆,秤不離砣。”作為一套稱重量的器物,在我國古代,秤桿被稱為“衡”,秤砣則被叫做“權”。 《漢書》中就這樣記載:“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漢語詞彙中也就逐漸演變出“權衡”一詞。
相傳,桿秤的發明者是春秋時期的陶朱公范蠡。 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共十六顆星星為記,在秤桿上刻製十六顆星花,故稱為十六兩制秤。 秤桿有骨桿、木桿、金屬桿;秤砣有石砣或金屬砣。 計量單位也因朝代更替而演變,比如古代時十六兩為一斤,直到上世紀50年代,才改為十兩一斤。
提到“權”,意義最為重大的當屬“秦權”。 歷史教科書中說的“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制度”,其中一項即,秦滅六國以後,為統一全國衡制,由官府頒發“秦權”作為官定的標準器,並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度量衡的詔書,通行全國。 度量衡的統一對後世影響很大,也是秦王朝富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形狀看,當時的秦權多為饅頭狀,頂鈕系球形,也伴有觚棱形。 材質上看,多為銅質,少數為鐵製,也有陶製的。
必須強調的是,秦代頒發標準衡器,是執行“法度量”的。 通常一年一校,國家每年嚴加鑑驗,以保重量絕對精確,在領取或借用時,當面校準,不准有絲毫差池。 “權”就是校秤砣,亦即標準秤砣。 到了唐代,政府專設監校官,衡器經校驗後加蓋鈐印方准使用;明代則由其司馬領市司負責校正衡器。 歷朝歷代,官方都有嚴格的度量衡管理制度,並明令規定不准私造。
圖中所示是一件元代老銅權,高10厘米,底部直徑4厘米,重695克。 從外形上看,此權沿襲了“秦權”的部分製造特徵,頂部是帶圓孔的提鈕,底部為三層圓柱形結構,權身分別由8塊觚棱形構成,整件銅權造型優美,包漿熟舊,品相完好。 特別是銅權身上的四個漢字“至正(1341—1370)年造”,雖歷經數百年,依然清晰可辨,令人稱奇。
“秤砣雖小壓千斤。”清代李光庭在《鄉言解頤》中曾對秤砣這樣描述:“市肆謂砝碼為招財童子,謂秤錘為公道老兒。”權衡取其平,平者乃公道之謂也。 可見,過去秤砣被民間稱為“公道老兒”,實在是形象貼切。 在電子秤風靡的今天,回顧歷史,我們看到,秤砣的演變濃縮了一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它用自身翔實的史實告訴人們:細小秤砣,權衡天下。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江蘇南京王繼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