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吳之璠制竹雕筆筒鑑賞(圖)

 和訊網 

清康熙吳之璠制竹雕“王喬飛舄”故事筆筒清康熙吳之璠制竹雕“王喬飛舄”故事筆筒
圖中所示為清康熙吳之璠制竹雕“王喬飛舄”故事筆筒,高15.7厘米,乃取一竹節用淺浮雕及薄地陽紋法雕成,包漿滋潤厚重。
筒身雕一男子坦腹而坐,雙腳舒展,背後筐中盛滿壽桃以及靈芝等仙藥,一手持履。 空中浮雲繚繞,雲間一鳧振翅而飛。 所雕​​系“王喬飛舄”故事,典出《後漢書》卷八十二上《王喬傳》,講述了一個具有浪漫色彩的神話傳說故事:王喬,河東人。 顯宗時,做了葉縣縣令。 王喬有神仙之術,每月初一、十五,常從葉縣到朝廷禁省朝見皇上。 皇帝看他來得很快,但未見到他的車馬,很覺奇怪,便秘密叫太史偵察他的行踪。 太史報告說,王喬到來時,常有兩隻水鳥從東南飛來。 於是皇上叫人張開羅網,捕捉水鳥,只得到一隻鞋。 檢查那鞋,是四年中賜給尚書官屬的鞋。 每當王喬上朝時,葉縣門下的鼓不擊卻自己響著,京師可聽得見。 後來,從天上降下一口玉棺​​到堂前,吏人上前推抬,沒法子搖得動。 王喬說:“上帝單獨召我嗎?”於是洗乾淨身子,穿好衣服睡進棺中,蓋子馬上罩住了。 過了兩夜,把棺埋在城東,泥土自然成了墳堆。 當晚,縣中的牛都流著汗,喘著氣,而人們不知是怎麼回事。 百姓替他立廟,叫葉君祠。 地方官吏每次到任,首先得拜見它。 吏人有事祈禱,很有靈驗。 如有違犯神意,也立即降災。 皇帝於是將葉縣的鼓取來放在都亭下面,從此再也沒有響聲。 有人說這就是古代仙人王子喬。
這件筆筒刻有“乙酉秋日吳之璠制”款。 吳之璠,字魯珍,號東海道人,活動於清康熙年間,為朱三松之後嘉定竹雕第一高手,其所作薄地陽文淺浮雕最為工致。 其作品流傳絕少,生平事蹟鮮為人知,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高宗於內府看到他的筆筒作品,見刻有“槎溪吳魯珍”名款,詢問魯珍何人,侍臣據陸廷燦《南村隨筆》記載入奏,從此名聲大噪。
這件筆筒原為乾隆五十八年狀元、嘉慶朝重臣潘世恩舊藏。 潘世恩曾任侍讀、侍講學士、戶部尚書,道光間至英武殿大學士,充上書房總師傅,進太傅。 為官50餘年,歷事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 潘世恩後又將此筆筒傳給孫子潘祖蔭續藏。 潘祖蔭(1830年至1890年),咸豐二年一甲三名進士,探花,授編修,數掌文衡殿試,在南書房近40年,光緒間官至工部尚書。 通經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 潘祖蔭與表弟汪朝棨關係甚密,於咸豐年間將此件筆筒贈與汪氏,後由汪氏後人收藏至上世紀“​​文革”時期。 “文革”期間,這件筆筒曾被沒收,藏於上海博物館,後由上海博物館退還汪氏後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