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我的民國老熨斗(圖)

新浪收藏

熨斗熨斗
熨斗,最早出現於商代,作為一項殘暴的刑具被發明出來。 漢代開始用於熨燙衣服,早期的熨斗多用青銅鑄成,刻有“熨斗直衣”的銘文,唐代以後,熨斗開始在民間大量使用。 古代熨斗的材質多樣,除常見的銅質以外,還有鐵質、瓷器的,鬥身斗柄上雕刻有精美的圖案,王公貴族家庭甚至還有鍍金鑲玉,描龙画鳳的熨斗器具。 熨斗形制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直徑有十幾厘米,重三四公斤,形似一把長柄的平底煎鍋;最小的直徑只有幾厘米,重量不足一斤,看起來像是一把精緻的大湯勺。 用於加熱的材料主要是木炭,把燒紅的木炭添加進熨斗中,待底部受熱充分,就可以用來熨燙衣物了。 也有在斗中添加熱水的,主要用來熨燙絲綢等貴重布料。 最初的熨斗是沒有蓋子的,為防止炭火外濺,燙傷人手、燒焦衣物,後來又出現了加蓋的熨斗。
20多年來,我收藏了大約五六十個老熨斗,它們大小不一,其中我最珍愛的是一件民國早期的老熨斗。 鬥底直徑14厘米,柄長20厘米,白銅質地,外形酷似一把農家常見的舀水瓢,鬥身、斗柄上都雕刻有精美的花紋,因年代久遠,鬥身略有變形,鬥底被炭火炙烤成灰白色,斗柄也因長期手持、摩擦,而變得光滑,隱隱呈現淡紅色的亮澤。
這把老熨斗是外公送給我的,外公當了一輩子裁縫,他14歲進入成衣作坊,從一名熨燙學徒做起,據說這把熨斗還是帶他的師傅送給他的,外公使用了幾十年,後來雖然出現了電熨斗,他還是喜歡這傳統的老熨斗。
說起這把熨斗,不能不提我幼時的一段經歷。 那一次,母親帶我到外公家,外公正在幫別人裁剪衣服,這把老熨斗剛剛倒掉炭火,晾在一邊,底部還很熾熱。 我一不小心右手碰到了熨斗,手指瞬間被燙出一個大泡,疼了好幾天。 我結婚時,外公把這把熨斗作為禮物贈送給我,他知道我喜歡收藏這些老物件。 外公告訴我,熨斗外形如“鬥”,彷若北斗照耀,熨燙象徵生活紅火,寓意吉祥,歷來就是古人婚嫁的好嫁妝。 他希望這把老熨斗能為我的婚姻生活帶來好運。
朱衛東文/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