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楚人如何穿冬裝(圖)

 新浪收藏

馬山一號墓出土的衣馬山一號墓出土的衣馬山一號墓N10絹綿袍馬山一號墓N10絹綿袍七鳳烏花卉紋繡紅棕絹面綿袴七鳳烏花卉紋繡紅棕絹面綿袴
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的麻鞋鳳凰山168號漢墓出土的麻鞋
王從禮
冬天穿衣以取暖為主,在古代,人們又是如何防寒保暖的呢? 歷史上,以湖北為主的楚地,地處歐亞大陸東南部,是世界上具有典型季風的地區。 東部江漢平原因處在江漢中下游,是北方冷空氣南下的主要通道,故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西部和東部河谷盆地要低1℃—3℃,有時甚至達0℃以下,歷史上曾有零下14℃—18℃的記錄。 其寒冷度雖不高,卻比北方濕冷得多。 那麼,那時的人穿什麼樣的冬裝禦寒呢?
江陵馬山一號墓的遺物集中展示了當時楚人的冬裝。 墓主為女性,生前系戰國時期的楚國下層貴族。 墓中出土的一系列冬裝,雖皆為喪葬衣著,但可以反映出楚國女性貴族們冬裝的類型。冬裝種類分別為頭巾、帽、手套、綿袍、綿袴、裙、衣、鞋、襪、衾、紟等。 有些衣式在秦漢時期也有遺存,可見楚人的防寒保暖衣式的先進性。
馬山一號墓的冬裝多出在墓主棺內,棺內空間被衣衾(編號為N1、N2)和用分層衣衾包裹充塞。
巾,是楚人的常用品,冬天用得較多。 馬山一號墓的N18-1頭巾蓋在墓主的頭部,呈梯形,夾層絹質。 上及額部,下至下頜。 巾上部有一條縫,露出眼睛;下部有三角形缺口,露出嘴巴。它雖是下葬時的“幎目”,但可用作冬天外出,禦寒擋風。
帽,是楚人冬季的必備品,楚漆畫上與出土實物都有呈現。 馬山一號墓的8-5B展開後呈不規則圓台形,折疊時為前高後低狀。 頂部外凸,上有圓孔。 帽後正中留下一條長4.4厘米、寬0.6厘米的縫,中間縫一小塊紅棕絹,把縫分成兩個小孔。 其製式可能是便於長發伸展或便於冬天出門時露出雙目的。 帽後裡側裝有兩根組帶的帽系。 帽為雙層,面用紅棕絹,裡用深黃色絹。 緣上用A型大菱紋錦。 前邊長25厘米、後邊長40厘米。 帽的通高為18.5厘米。
綿袍,馬山一號墓有8件。 形制清楚者7件,分三種不同的形制,說明楚人用的綿袍款式多樣,是過冬的主要服飾種類。
綿袍的樣式分直裾和曲裾袍。 其中,直裾是楚國流行的主要袍式,為楚人冬季服飾。 長沙仰天湖25號墓木俑上所畫的衣著形制,似為曲裾袍,屬楚人春秋季的衣著形式。 這兩種款式一直流傳到西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的衣袍也有直裾和曲裾兩種。 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裾的形狀不同,曲裾屬文獻中的“續衽鉤邊”。 可見,楚國貴族們在不同季節身著相異的服飾,以滿足各時節的穿著需求。
裙,是楚人的一種特殊服飾,男女皆用,四季適宜。 馬山一號墓出單裙2件。 深黃絹裙(N17-3)與現代荊州人的衣裙一樣,展開後似梯形,上部窄,下擺寬。 裙面8片,寬窄不一,下擺緣寬12.5厘米。 面料為C型大菱形紋錦,係為深黃絹;N24裙片為深褐色絹面。 下擺緣用A型大菱形紋錦,類似的衣裙在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中也有發現,可見其影響。 2件出於男屍腰下,縫線已朽,裙片散落,均由上窄下寬的4塊裁片和一條長條形裙帶縫合。 裙片為細麻布裁制,上下通長​​75厘米、腰圍127厘米、下擺165厘米、裙帶長147厘米、寬45厘米。
綿袴中的“袴”亦作為“絝”。 《說文·係部》雲:“絝,脛衣也”,即今日所謂的套袴,也名“襗”“褰”。 西漢竹簡中有“絝”的記錄。 馬山一號墓出土的綿袴,為鳳鳥花卉紋繡紅棕絹面綿袴(N25),由袴腰和袴腳兩部分組成。 袴腰用灰白色絹,共4片,每隻袴腳上連兩片。 袴腳4片,左右腳各有兩片,其中一片用整幅絹,長61厘米、寬50厘米;另一片用半幅絹,長59厘米、寬25厘米。 袴腳上部一側拼入一塊長12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袴襠,一條寬邊與袴腰相接,一條長邊縫在袴腳上,折疊成三角形,展開呈漏斗狀。 袴腳下緣拼有一塊長32厘米、寬9厘米的條紋錦邊,做成小袴口。 袴腳的各拼縫處均嵌有十字形紋絛。 繡絹面,深黃絹裡。 綿袴兩襠互不相連,袴腳上部與袴腰相連,后腰敞開,形成開襠式。 袴腰寬95厘米、袴長116厘米,從中可以證實楚人早已用袴。
還有一種衣著是楚人洗澡後所穿的浴衣。 馬山一號墓出土了一件 衣。 其置於一小竹笥中,外系竹籤牌,自名“衣”,系整塊衣料製作。 上部左右剪開,上部疊成雙袖,下部左右內折,形成兩襟。 雙袖平直,兩襟對中,腰與下擺等寬,凹後領。 面為鳳鳥踐蛇紋繡紅棕絹,兩襟和下擺緣處用紅棕絹繡,袖緣為條紋錦,領緣用大菱形紋錦。 這件“衣”是生者為死者助喪所贈,或許是當時人穿的一種便服。 據《儀禮·士喪禮》記載,喪禮中的浴衣等類衣物一般放在竹笥中(“浴衣於篋”)。 此“衣”的出土,印證洗澡早已是楚人的習俗。 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到中國時曾驚呼:“中國人每天都沐浴洗澡!”這在當時的歐洲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鞋從遠古時期先人們用獸皮、樹皮裹足,到今天繁花似錦的各種鞋式生成,走過了漫長的發展路程,並在人類的生活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庶民和貴族墓中均有出土。 馬山一號墓出有3雙麻鞋,其中一雙為大菱形紋錦麻鞋,前端為圓形,側面呈緩坡狀。 表面用蔴布,髹黑漆,裡層用草編成,鞋口和鞋幫均用錦面。 鞋底用麻線編結,從中向外逐圈纏繞27圈。 底下有許多乳丁似的線結。 相近的麻鞋也見於江陵雨台山427、557號墓中。 荊門包山2號墓出麻鞋4只(兩雙),有的殘存鞋幫,有的殘存底部,但工藝不同。 楚鞋雖多為麻織,但均為冬季用品。 其中既有等級區分,也有季節性的特點,說明楚人物資的富裕。
襪,楚墓中未發現,在受楚文化影響深刻的168號西漢墓中卻有出土兩件麻夾襪,可視為楚人襪型。 它位於男屍中部,置於一隻麻鞋裡。 麻布較粗。 襪為齊頭,靿後開口處有縫襪帶的針跡(帶已失);縫合針跡位於腳麵和後側,有縫,襪底無縫。 襪底納補丁4處,表明死者生前用過,是實用品。 布襪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保溫性能好,類似者在上世紀60年代的軍隊中仍然流行,成為士兵們的冬季用襪。
皮手套,是楚人典型的冬季用品。 楚墓中出土皮質物品說明,楚人不只是用皮作手套,還用於其他領域,說明楚人的皮革加工量之大、水平之高。 江陵藤店一號墓出土一雙皮手套,置於槨室邊箱。 五指分開,用線縫合,皮質柔軟。
(作者係荊州博物館研究館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