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再論明式家具審美情趣之君子不器

《古典工藝家具》雜誌 ​​
繪畫鼻祖、無錫人顧愷之所畫的《女史箴圖》(局部) 繪畫鼻祖、無錫人顧愷之所畫的《女史箴圖》(局部) 五代 南唐 周文矩 重屏會棋圖卷 五代南唐周文矩重屏會棋圖卷
文人與家具
奇材妙用,天工開物(一)
——再論明式家具的審美情趣之君子不器(上)
文/特約撰稿 嚴克勤 編輯/劉根旺
編者按:嚴克勤先生對歷史、佛學、古畫家具、紫砂壺、書法等都頗有研究,通過對“古畫中的家具”與“文人與家具”專欄中文章的閱讀,我們對明清時期江浙一代文人的生活狀態、家具的發展等有了一定的認識。 本期之後,以《奇材妙用,天工開物——再論明式家具的審美情趣》為名的系列文章,將逐一刊登在“文人與家具”專欄,繼續聽嚴克勤先生講述江浙明清時期 ​​的文人生活、文人對家具的影響、明清家具的審美與藝術造詣等內容。
人物名片:嚴克勤,畫家、高級記者,北京電影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北京榮寶齋畫院教授。 出版《仙骨佛心》、《遊藝瑣談》、《嚴克勤水墨畫選》等著作和畫集。
明式家具在古典家具中作為一種審美典範已成業界共識,聞名遐邇。
每當我看到那些簡約質樸的明式家具,都忍不住驚歎其流暢的線條、簡練的造型,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儒雅風韻和人文氣質是如此的相似。 觀之氣韻流暢,飄逸中內含風骨;撫之仙骨玉肌,硬朗中略帶溫潤,美輪美奐,令人愛不釋手。 究其原因,人們會發現,這都與那時代的文人墨客的參與是分不開的。
蘇州為明式家俱生產重鎮
“明式家具”作為一專業名稱,一般指的是以硬木製作、風格簡練、做工精細的明代家具。 王 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是這樣界定的:“'明式家具'一詞,有廣、狹二義。其廣義不僅包括凡是製於明代的家具,也不論是一般雜木製的、民間日用的,還是 貴重木材、精雕細刻的,皆可歸入;就是近現代製品,只要具有明式風格,均可稱為明式家具。其狹義則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優美的家具。”我們這裡所說 的明式家具,主要指狹義的概念,而且重點主要放在產於蘇州東山一帶被稱為“蘇作”的家具。
明初,社會生產力得到恢復,農業和手工業相應發展。 從 嘉靖到萬曆年間,明代商品經濟和工商業空前繁榮,手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工匠從“工奴”中解脫出來而更加自由地從事手工業活動,《天工開物》、《園 冶》 、《髹飾錄》、《魯班經》等著作都是這一時期手工藝藝術和工匠實踐經驗的如實記錄,在這一時期家具製作也得到空前的發展。 隨著商品經濟生產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生活情趣的要求,民間工藝美術也有了新的發展。 吉祥如意圖案在民間普遍流行,上層達官貴人推波助瀾,特別是“纏枝花紋”和“夔龍圖案”,嚴謹工整,華麗優美。 在工藝裝飾上,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格,所有這些都在明代家具的裝飾風格、造型藝術、工藝構造上得到充分的體現。
明代家具製作的重鎮蘇州,是當時全國手工業最密集的地區。 《吳縣志》載:“蘇州城中,西較東為喧鬧,居民大半工技”。 從事製造等各行業的工匠不計其數,其生產的產品品種繁多,工藝精良,蓋全國之冠。 時傅《埭川識往》雲:“吳中人才之盛,實甲天下,至於百工技藝之巧,亦他處不及”。 除吳中之外,江南各地也都有名人高匠,傳揚四方。
手工業的充分發展、民間工藝美術的繁榮、江南各地名匠名品佳作的流傳,客觀上隨著當時都市經濟的繁榮、社會財富的集聚、市民階層和達官貴人消費水平的提高,推動了奢靡之風的盛行。 至明後期“不論富貴貧賤,在鄉在城,男人俱是輕裘,女人俱是錦繡,貨物愈貴而服飾者愈多”(錢泳《履園叢話·臆論》)。 蘇州等地出現“富貴爭盛、貧民尤效”的風氣。 這不僅僅體現在服飾上,當時的婚嫁習俗、家庭擺設對家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到了“既期貴重,又求精工”的地步。 除以當地櫸木製作外,紛紛啟用花梨、紫檀、烏木等優質硬木加以精工細作。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時期唐寅、李漁等文人騷客紛紛加入家具的設計、風格的研討、時式的推廣,特別將個性化的藝術思想融化到具體的器具之中,使得那時文人的思想、藝術和獨特的審美觀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同時,也使明式家具製作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古畫見證了中國家具的演變
家具的發展是一個歷史進化和演變的過程,中國家具的產生上可溯至新石器時代。 自夏、商、週三代,人們多是席地而坐,用篾編成席,筵作鋪墊。 其間,也出現了床的記載。 《戰國策·齊策》所云:“孟嘗君出行國,至楚,獻象牙床。”至漢,“床”使用得更加廣泛。 用於載人者皆稱床。 漢代劉熙《釋名·床篇》雲:“床,裝也,所以自裝載也”、“人所坐臥曰床”。 西漢後,又出現了稱為“榻”的坐具。 從出土的大量漢墓畫像磚、畫像石和漢墓壁畫中,發現了不少反映人們生活各層面使用的榻、案、幾等家具。
魏晉南北朝以後,高型家具漸多。 繪畫鼻祖、無錫人顧愷之所畫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卷》就有坐榻、大床、折屏和曲足案,表現極為豐富、完整。 隋唐五代時期家具所表現出來的等級和使用範圍更加廣泛。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周文矩《重屏會棋圖》(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館藏)畫中主要人物垂足而坐與圍繞他的人們的不同姿態所形成的主僕關係一目了然。
上海人民出版社[微博]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二十五卷·民俗畫卷》,第43頁26號圖肉坊壁畫中所表現的門前設兩張肉案,第66頁49號圖所表現的宅內設置正房炕上放有小炕桌。 三人盤腿而坐,促膝交談,屋內牆壁整屏風畫景。 50號圖表現的坐臥家具。 此畫右側上下均是床,左側上是榻,榻的靠背上搭掛衣物,左下為椅,一僧人正在椅上禪坐。 可見,隋唐時席地坐與垂足坐是並存的。 但凳、床、榻、椅等家具已發展起來。
至宋代,雖然在床榻等家具中仍保留著唐五代時的遺風,但家具種類功用更加豐富、品種更加多樣。 單凳就有方凳、圓凳、條凳、春凳,名目繁多。 我們從宋代的繪畫中就可以看到家具的發展完全不同於前朝歷代。 中國傳統家具在造型、結構上基本定型,具體形制也讓我們從當時的繪畫中看出家具在各個方面的展現,領略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生活的多樣性,和家具形制、家具功用的多樣性,了解了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生動的細節。 如宋徽宗的《聽琴圖》出現的琴桌和高幾,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寫的市井店鋪家具等等。 從帝王將相、閒人雅士到市井平民,都將家具與特定人群的特定生活緊緊相連。
宋代家具實物極為少見,我們也只能從宋代的繪畫作品和墓室壁畫中有所觀映。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無錫市所轄的江陰北宋“瑞昌縣君”孫四娘子墓出土杉木一桌一椅。 其工藝考究,桌面之框已採用45度格再榫連接,框內有托擋兩根,用悶榫連接,桌面上下前後均飾牙角。 這與宋代出現的《天工開物》、《營造法式》等著作一樣,反映了宋人在技術工藝和藝術表現上的理性精湛,體現了宋代科技、文化、藝術所達到的歷史高度。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家具在工藝、造型、結構、裝飾等方面日臻成熟,至明代則大放光彩進入一​​個輝煌時期。 明代家具,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文化、社會經濟、民間工藝的歷史背景中發展成熟並走向高峰的。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