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 星期一

郎世寧:中西合璧作畫深得清宮三朝器重

 金羊網-新快報
清 郎世寧 聚瑞圖清郎世寧聚瑞圖瑪瑺斫陣圖(局部)瑪瑺斫陣圖(局部)清 郎世寧 蒼猊圖清郎世寧蒼猊圖
郎世寧雖不是第一位進入清宮服務的外國傳教士畫家,但他無疑是名氣最為響亮,也是最受清朝皇帝重用的畫家。 在繪畫創作中,郎世寧融中西技法於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了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郎世寧是一位藝術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獸、花鳥、山水無所不涉、無所不精,成為雍正、乾隆時期宮廷繪畫的代表人物。
■收藏周刊記者程辛實習生蘇碧雁柯洋溢整理
西洋畫法獲清宮器重作畫無數
郎世寧19歲時入耶穌會,21歲轉至葡萄牙準備赴海外進行傳道工作。 6年後自里斯本出發,於​​1715年抵華。 他在米蘭接受繪畫訓練,來中國前曾為教堂、禮拜堂、餐廳等做過繪飾,也曾為葡萄牙王室繪製肖像。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郎世寧由馬國賢引薦給清聖祖,現存最早的清宮郎世寧紀年作品是雍正元年(1723年)9月所作的《聚瑞圖》。 郎世寧以西方細膩的寫實技法表現了層層疊疊的蓮瓣、翻轉捲曲的蓮葉、累累又顆顆分明的穀粒,瑩潤的青瓷盤口瓶,讓所有對像都宛然若真,由圖像的繪製加強了祥瑞的真實感。
郎世寧的西洋畫法成功獲得清世宗(胤禛)的注意,交付他作畫的記錄接二連三,曾要他畫雙圓哈密瓜、暹羅國進貢的狗與鹿、瑞谷、鮮南紅蘿蔔、圓明園的牡丹、山水畫等等,連燒製琺瑯杯的花樣也得貢獻心力。
嘗試多種傳統畫題材《百駿圖》尤耐人尋味
對於郎世寧所代表的西洋寫實畫法,清宮一定極感興趣,曾將有過的傳統畫題材都讓郎世寧嘗試作畫。 《百駿圖》《仙萼長春》冊可為其中佳例。
畫馬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馬通常作為人才的象徵,而馬夫則代表治理百姓的官員。 以群馬為題的畫作,常用來表彰國力。 現存最早的名作是北宋李公麟(1049-1106年)傳寫唐代韋偃的摹本《臨韋偃放牧圖》(北京故宮藏),畫中馬匹超過千匹,馬夫亦有百人以上,表現盛唐人才濟​​濟、國運昌隆的氣象。 郎世寧描繪的《百駿圖》便是依循著這樣的傳統而作。 這幅畫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作於雍正六年,卷首比較靜謐地描繪了在帳篷附近休息的馬夫與樹下休憩的馬匹,中段表現並組合馬匹的各種姿態,遠景並出現馬夫奔馳馴馬的場面,最後一段則以浴馬作為畫卷的結束。 畫中沒有兩匹馬是雷同的,每一匹的姿態都有差異。 單是歇在地上的馬,就有側躺著、全仰著、屈臥著等。 《百駿圖》可視為40歲左右郎世寧對畫馬傳統的嘗試與挑戰。
《仙萼長春》冊共16幅,分繪四時花卉,並以巨石、翎毛、草木相襯。 郎世寧的《仙萼長春》冊表現得非常成功。 以第二開桃花為例,畫面描繪迎著光的桃花淺亮的粉紅色花瓣,從最亮的白到桃紅色,利用幾個色階,將花瓣的曲度、包裹在內不受光的花心等部分錶現出來。 枝幹的部分最容易觀察到他熟練地運用色塊描繪陰陽向背、樹皮的凹凸起伏與質感。 交錯的色塊並沒有填滿樹幹,許多地方還透著絹底,可是已經成功地交代了上述現象。 畫上真正條分縷析的是那一對燕子。 燕身通體漫布細毛,依著結構順向排列著,黑色長羽上的圖樣也毫不馬虎地一一描繪。 後面一隻雖然只是立在枝幹上,但因與前面一隻忙著整翅的燕子交疊,形成近乎對稱的圖案。
郎世寧擅於設計複雜的動物姿態,《仙萼長春》冊第16開菊花圖中的小鳥亦是精彩一例。 為了整理尾端的羽毛,鳥身整個成“U”字形曲折,將嚎探人尾羽中,呈扇形開展的尾羽亦精緻漂亮。動作細膩複雜,視覺效果亦佳。 《仙萼長春》冊很能顯示出郎世寧的藝術特色,既照顧到中國花鳥畫原本表現的重點,又發揮自身西洋畫法掌握光線、質感、結構的長處,實為中西畫技合璧的上乘之作。
肖像畫成為紀實作品重要一類
就現存的作品歸納,清宮認為郎世寧寫實技法最適合應用在紀實的作品上,其中肖像畫即為重要的一類。 大部分的帝后肖像仍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除了正式的朝服像,也有許多典禮的紀念繪畫或是行樂圖留下來。 功臣圖像亦是重要的肖像畫種類,除了獨立成軸、數量龐大的功臣圖軸外,台北“故宮博物院”還藏有直接以功臣征戰時情景為題的功臣圖像,其中以《瑪瑺斫陣圖》為代表。
這幅畫作描述的是瑪瑺在討伐準噶爾部的戰事中立功,他深入敵陣棄坐騎負傷應戰,以三箭制敵的事蹟受到清高宗的表揚,並書寫在繪卷之後。 畫中背景留白,只見騎馬飛馳追逐的景象。畫中前方中箭的敵人,箭入甲胄之處,正噴著血,頭上的帽子落在半空中,武器也已鬆手墜落,傾斜的身軀也即將倒下。 郎世寧描繪了瑪瑺對敵“一箭斃命”的精彩瞬間。
這件作品無疑是清宮的紀實畫,用來紀念瑪嫦的戰功。 但是畫面內容除了瑪瑺的面孔和裝束、​​武器可能有所依據外,其他的細節都要靠郎世寧的想像力補足。 包括兩匹奔馬的四足均浮在空中,也是實際上不可能發生的情況。 儘管當時有紀實作用的作品大多描繪的並非真實狀態,然而藉此卻更能了解畫家或者皇帝希望透過畫面傳達的意旨。 這件手捲尺幅不大,但畫得異常精細,可以看出清高宗對準噶爾部戰事的重視程度。
動物題材作品極富想像力
除了紀實作品外,描繪動物的作品也同樣有其發揮想像力的必要。 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十駿馬圖》與《十駿犬圖》十分有名。 《十駿馬圖》描繪的是各部貴族親王、郡王、貝勒進獻的名馬。 圖上以漢、滿、蒙文標明馬的身長、高度以及進貢者的名字。 這些馬均成為乾隆的愛騎。 以《雪點雕》為例,畫中的馬匹側腹部中央有一白點,或許因此引發清高宗對雪花的聯想,因將其命名為“雪點雕”。 畫中嫻熟地表現皮毛和尾鬃的光澤與質感,並將頸部、腿部發達的塊狀肌肉及皮下凸出的筋脈、血管都表露無遺。
《十駿犬圖》描繪的亦是邊疆少數民族王公及地方官員的貢品,但品項改成純種獵犬。 畫上分別以漢、滿、蒙文書寫動物名稱及進獻者的姓名職銜。 以其中的《蒼猊》為例,為駐藏大臣傅清所進的西藏美犬。 獎犬性兇猛,毛色青黑,因此清高宗為之取名蒼猊,形容它就像一隻黑獅子。 描繪周身覆著黑毛的猛犬對郎世寧來說不是難事,他利用黑色、棕色與白色的細密線條配合,畫出毛髮光澤,同時表現莫犬的軀幹起伏。
人物簡介
郎世寧1688-1766年,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生於米蘭。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50多年。
其代表作品有《聚瑞圖》、《嵩獻英芝圖》、《百駿圖》、《弘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戰圖》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