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


原標題: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
孫曉雲
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全國文藝界產生了巨大反響。 我於10月14日啟程赴俄羅斯參加中俄文化交流活動,15日抵達俄羅斯後就從媒體得知座談會召開的消息,隨即認真閱讀學習講話的有關內容。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界的一次綱領性、方向性的重要論述,客觀深入地指出文藝界目前存在的問題,高瞻遠矚地指明了發展方向,強調了文藝創作為人民的本質追求,既有宏觀的展望又有細緻的關切,使我們這一代文藝工作者深受鼓舞,堅定了信念,對我國今後文化發展的前途充滿了希望。
我出生在書法世家,三歲伊始學書至今,書法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插隊五年、當兵八年,經過艱苦的磨礪和鍛煉,從來沒有停下手中的毛筆。 半個世紀的研習使我對學習、臨摹、研究、發展傳統書法體會頗深。 總書記在講話中列出的國外經典書目和大師大家,也是我們當年爭相傳看追逐的,所以聽起來特別親切。
中國書法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在書法創作、研究、教育、交流等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和突破。 但是,我們歷史悠久的書法藝術的豐厚內涵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掘和傳播。 部分書法家用西方的審美思想、藝術解構來改造我們的傳統書法藝術,習慣用西方的文藝標準來評判中國兩千年​​來完備的書法審美理論體系,這種狀況堪憂。 隨著電腦、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書法的使用、生存、發展現狀不容樂觀,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提筆寫字,電腦、手機已成為生活及辦公的主要工具,這已經關係到中國毛筆書寫漢字的生死存亡,危及中華文化的安全。 我深深體會到:中國書法首先是中國漢字,是我們還在使用的中國文字,我們不能把書法作為書法家的純藝術,放在一個小圈子裡,脫離生活、脫離大眾審美。
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我作為一名書法家,深刻感受到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有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所謂“中國精神”,首先應該是​​寫好中國字,進而做好中國人,實現中國夢。 文化是民族的根,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 中國書法是五千年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符號,是最為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元素。 傳統書法的承傳,關係到中華文化的承傳,也關係到每一個中國人的尊嚴。 我們每一個書法家首先應該感到我們肩上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中國書法應作為“中國精神”的骨氣和底氣而世代相傳,決不能在我們這一代身上忘卻和遺失!
認真學習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高度樹立中國文化的自覺和自信,我們從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做起。 紮根傳統、遵循傳統、實踐傳統,讓書法藝術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活色生香​​。 創作出更多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作品,將書法藝術發揚光大,這是我們這一代書法家的社會責任和歷史擔當。
(作者為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