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收藏圈:墨香迷人字裡行間隱風流

新浪收藏 

墨香迷人 字裡行間隱風流墨香迷人字裡行間隱風流
文房四寶中,墨錠位居第二,可見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對它的重視程度。 而隨著墨汁的普遍使用,墨錠在書畫創作中的角色正在漸漸淡去。
是工具更是藝術品
在市民宋慶隆先生的書架上,陳列著許多他珍藏了幾十年的墨錠。 這些墨錠形狀相仿,長約一指,寬不過一寸。 但每一方墨錠上都描繪著獨特的圖案:青松傲風、金魚戲水、龍鳳呈祥……其中還有一方製作成寶劍形狀。 包裝盒上寫著墨錠購買的時間、地點和價格。 “年紀”最大的一方墨錠1974年購於上海。
“1982年購於阜陽,3塊錢,那時我的工資才30多塊錢。”宋慶隆向潁州晚報記者展示了一塊繪有梅花圖案的墨錠。 對於宋慶隆來說,墨錠兼具實用和觀賞意義。 “沒事就放在手裡把玩一番,看著上面的圖案,感受把玩時的手感,這是一種享受。”
除了怡情自樂,墨錠也能帶來有別於墨汁的書寫效果。 宋先生告訴潁州晚報記者,墨汁在製作時會添加一些化學原料。 這些化學成分使書畫作品前後相疊的墨色層次不夠理想,不能達到最佳的水走墨留效果。 另外,墨汁裡的化學防腐劑偏酸性,會影響紙張韌性,使之變脆,不利於紙張的長期保存。 同時,時間一長,化學物質會使墨色髮灰。
而墨錠磨出的墨汁比較細,含膠量低,寫字不滯筆,能達到理想的暈染效果。 “隨著年代推移,不同墨的效果就會顯現。講究用墨的古畫,即使歷經數百年甚至更長時間,哪怕紙張已經開裂,但墨依舊不褪色。如果墨品不佳,很可能會影響作品的質量。”
慢工出好墨
李商隱的詩作中提到“書被催成墨未濃”,但用慣了水筆的潁州晚報記者,對其中的含義不甚了解。
宋慶隆拿出硯台,加入少量的水,演示起磨墨。 “磨墨要重按輕磨。重重地把墨壓下去,但是磨的時候要輕推,手勁均勻,大圈小圈交替磨。”宋慶隆還特意補充道,磨墨時要平心靜氣,體會凝聚氣息的感覺和琢磨墨硯相親的趣味。
隨著墨汁在硯台中流淌,陣陣清香撲鼻而來。 “優質的墨錠在製作時加入了麝香和冰片,所謂的墨香,就是從中而來。”但磨墨是一件辛苦的事,書畫家剛磨好墨,手腕就已酸疼不適,無心再創作。 這也是墨錠在書畫創作中逐漸淡去的原因。
收藏不為功利
相對於其他藏品,墨錠是很小眾的領域,很少有人刻意收藏它。 對於這個現象,阜城一家文房四寶店的老闆張海彥也有所體會。 “買墨錠的人很少,只有個別愛好者買來觀賞收藏。市場價格也不高,幾塊錢都能買一方墨錠,也沒太大的升值空間。”一邊是認可度低,一邊又面臨製作的困境。 種種因素都讓墨錠的身影漸行漸遠。
“制墨環境惡劣,一般年輕人是不願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加上原料稀缺(熊膽、麝香、沉香等),制約了墨業發展。”宋慶隆介紹,古墨質量上佳,有藝術價值、文物價值。 隨著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上漲,符合傳統工藝的墨錠產量有限。 再加上墨汁的質量不斷改進,許多人都偏向墨汁而疏遠墨錠。
宋慶隆告訴記者,就市場價格來說,也許墨錠的價值遠不如其他藏品,但是卻包含著獨一無二的文化深意。 把傳統文化保留下來,這種價值無法用市場價格衡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