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天青釉弦紋雙耳三足尊](http://collection.sinaimg.cn/jczs/20140310/U6749P1081T2D145626F6DT20140310195052.jpg)
汝窯器有瓶、尊、盞托、碗、盤、洗、奩、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數還有堆花、印花等裝飾,底部更有青花年號款,多是用刀筆刻畫,和印花、模印等工藝。 如:天青花草紋鵝頸瓶、粉青履蓮盞托、天青蓮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龍紋缽、蓮花紋缽、輻射紋荷葉器座、輻射紋斂口花缽(藏河南),暗花雙魚盤(藏英國)。 另外,在傳世品的個別器物上還出現有文字。 如:“奉華”二字多見於尊、瓶、碟之上。 “蔡丙”、“寧”則是見於小碟與洗上。 文字雖不是裝飾,但仍提高了對器物的鑑賞意趣,其中“奉華”應是宋奉華宮的專用物。 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寬板沿諸種。 盤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數種。 還有三足洗、弦紋尊(奩)、套盒、尊、方壺、圓壺等,還有為數不多的蓮花器座、荷葉器座、鏤孔器、鳥、龍等瓷塑工藝品。 也用花、鳥、蟲、魚裝飾來滿足皇親貴族們的閒情逸趣。
汝瓷胎質細膩,胎色灰中略帶著黃色,俗稱“香灰胎”。 汝州張公巷汝窯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窯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窯的主要特徵。 汝瓷釉面滋潤柔和,純淨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稍透亮,多呈乳濁或結晶狀。 用放大鏡觀察,可見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氣泡,撫之如絹,如堆脂,溫潤古樸,素靜典雅,紋片晶瑩多變為主要特徵。 汝瓷釉料有紅瑪瑙成份在內,所以汝瓷的釉面才能反映淡淡的紅色,請注意“釉面”二字,這是真假汝瓷重要標誌。 後世仿品,儘管釉中也加了瑪瑙成份,但就是產生不了淡淡的紅色。 汝瓷是滿釉裹足支釘支燒,而支釘數多數為3個或5個,個別器物也採用6個支釘。 汝瓷支釘支燒留下的痕跡,形若張開的芝麻花。 張公巷的器物呈圓形支釘。 個別碗、套盒、凹足缽、洗、器蓋等用墊餅支燒工藝。
上圖此樽撇口,平底,口、底徑度相若,下承以三足。 外底有3個細小支燒釘痕可以看到胎骨是香灰胎,。 里外滿施淡天青色釉,釉面開細碎紋片,放大60倍有排列遵循氣泡。 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
瓷樽始於宋,汝窯、定窯、龍泉窯均有燒造,是陳設用品。 目前所見傳世宋代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只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以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上海君道徵集的這件宋代天青釉汝窯弦紋三足樽,傳世珍品,器型非常經典,做工十分精美,含瑪瑙天青釉,釉色溫潤如玉,品相上乘,珍稀古樸,老氣十足,乃極為珍罕之北宋汝窯上等珍品,千年潛藏,見證滄桑,造化保存完好,玉潤古美,彌足珍貴,極具觀賞、研究與收藏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