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足底筋膜炎 注意肝腎不足問題

足底刺痛常見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所致。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高嘉鴻表示,足底筋膜炎會發生的原因通常是退化,還有外力造成對足底筋膜的傷害。中醫認為,患者常見「肝腎不足」症候,普遍也易有腰痠背痛或肩頸痠痛的情況。
中醫師高嘉鴻表示,隨年紀增長,身體組織逐漸退化,通常正常使用,或許不致於傷害足底筋膜,但若體重過重、使用不當,如愛爬坡、慢跑、穿著違反人體 力學的鞋子等,都易導致已經退化的韌帶、肌腱不斷耗損、鬆弛,最後就只剩足底筋膜來支撐身體重量。任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的因素,都可能導致筋膜 對附著端的骨骼,及其相連的組織產生牽拉及傷害。如扁平足、空凹足、足跟肌腱過短等,或穿著過高的高跟鞋、或夾腳拖等,都可能改變正常步態的生物力學,而 導致增加足底筋膜的張力,而產生足底刺痛。
高醫師表示,此症需注意「肝腎不足」的問題,從經絡觀點來看,由於足底以腎經為主要經過的經絡,因此,若腎氣虛衰也會產生足跟作痛的現象。患者也常 見腰痠背痛或肩頸痠痛情況,這些問題同時也與氣血循環的障礙,有密切關聯。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年高體衰及肝腎虛損造成筋骨退化,氣血虛衰,易 導致運動功能下降,因此足底筋膜炎與「腎氣不足、肝腎虧損」有關,筋骨失去濡養則易作拘攣緊繃,導致足底筋膜張力增加,形成疼痛。
高嘉鴻表示,常有患者求診主訴早上一下床踩到地板時,足跟足底會有強烈刺痛,在步行三、四十分鐘後,刺痛感才漸漸緩和。但行走或站立一段時間後,痛覺又再度產生,這種陣發性足底的刺痛,反覆發作且嚴重干擾日常生活行動。
高醫師表示,臨床觀察足底筋膜炎病患,常見這些病患的足弓塌陷、變形,主要是因為脛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內旋足」,結構塌陷造成足底筋膜的進一步牽引拉扯。患者最典型主訴就是「一下床踏地,腳底就痛得受不了!」同時也是足底筋膜炎鑑別診斷的指標。
人體約六成的負重,僅靠兩腳跟骨負擔每日的行走跑跳,在跟骨與筋膜交界處,或稱著骨點,如果有不恰當的活動或意外,就容易有撕裂傷。一般小撕裂傷, 在充分休息、睡眠時會逐漸修復,但當撕裂傷反覆不斷造成慢性發炎後,足底筋膜逐漸纖維化,血液循環變差,則負責修復的纖維母細胞,就難以進入受傷部位進行 組織修補。
醫師指出,晨起疼痛原因則是一段時間不使用腳掌支撐體重,如睡覺、久坐,要起身踩地時,正在慢性發炎、彈性已變差的筋膜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張力,足跟或足底就會有撕裂般的疼痛感,需要過一段時間適應,疼痛才會減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