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驚艷世人的明代金銅佛像

 中奢網 
明清銅佛像現在是佛像市場收藏投資的主體 明清銅佛像現在是佛像市場收藏投資的主體 明清時期佛像造型轉向藏式 明清時期 ​​佛像造型轉向藏式
歷代流傳下來的各類佛像,在材質上不僅有金銅佛、石雕石刻佛、木佛,還有泥塑佛、玉佛、瓷佛乃至用紙製的夾紵佛,其中以金銅佛、石佛最受後人​​珍視。 唐以前的石佛像藝術價值最高,但因存世有限,市場上非常罕見。 明清的金銅佛像就構成了今天中國古代佛像投資市場的主體。
10月8日,香港蘇富比2013秋拍“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中,一尊明永樂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在香港以約2.36億港元的成交價拍出,刷新中國雕塑世界拍賣紀錄,該佛像也成為世界最貴佛像。 在拍賣場上屢創高價的明代金銅佛像再一次驚艷世人。
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中原地區,迄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早期佛像主要是漢傳佛教造像,如北齊、北魏、隋唐、宋遼等時期,都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高潮期,而南詔、吐蕃、大理等地所鑄的佛像更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文獻記載最早的民族佛像的創始者是東晉的戴逵,他與其子戴勃、戴都善長雕鑄佛像,所鑄作品極其逼真傳神,因而被譽為“戴家樣”。 北魏時期佛教大盛,銅佛的鑄造風靡一時,甚至皇后的選取也與是否能夠鑄成佛像有關:嬪妃生子後,必令手鑄佛像,成者為後,敗者賜死。
至隋唐,佛像的製作風格改變了北魏以來的“秀骨清像”型,受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向“雍容華貴”的方向發展,並且更加人性化,故有“菩薩似宮娃”一說。 自元代開始,中國佛像製作的主流風格由漢式轉為藏式。 這一方面是出於皇帝個人對藏傳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統治政策的影響。
特別是明清兩代,出於民間供奉和安撫、籠絡西藏的政治需要,朝廷大力扶持藏傳佛教在中原的傳播。 藏傳金銅造像迅速發展,形成了金銅佛像製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明代的永樂、宣德時期和清代的康熙、乾隆兩朝。 這些漢地製作的藏式佛像,特別是明​​清宮廷造像,外表大都採用鎏金製作,工藝精湛,氣勢輝煌,姿態普遍富於動感,頗具震撼力,在撫慰人心的同時,也凸顯尊崇之美。
藏傳佛像除漢地製作的以外,藏中、藏西、青海等地都有製作,且不同產地的風格變化各異,豐富多彩。 這些佛像除作為供奉的對象供人膜拜以外,也是精美的藝術品,在給人帶來心理慰藉的同時也給人以美的享受。 藏式金銅佛像被大量生產的同時,漢式佛像的製作也仍在繼續。 但與藏傳佛像相比,漢式佛像的題材較為單調,造型比較單一,表情也不如藏式佛像豐富。 明代金銅造像是我國佛像藝術的一個高峰,但漢藏不同風格的造像藝術水準差異很大。
明代鑄造金銅佛像非常興盛。 明早期的漢傳佛教造像,身材比例比較適中,身軀飽滿結實,線條簡潔流暢,豐腴而不虛,近人而不俗。 造像胸部、腹部的起伏和平簡的外衣形成對照,富有整體感。 明嘉靖以後,特別是萬曆年間,漢地造像獨盛一時。
這一時期的佛造像多頭大身長,體態豐臃,傳世品較多。 明代鑄造的金銅佛像工藝精湛,造型比較優美。 從造像的風格上來看,更加貼近了生活,世俗化的味道更加濃厚。 從造型佩飾上看,菩薩基本上是袒露上身,下著大裙,肩上搭有帔帛等等。 服飾貼體而輕柔,衣紋和衣飾的刻畫運用寫實手法,視覺效果非常逼真。
相比其他收藏品類,佛像的市場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資料顯示,佛像的收藏和研究興於海外市場,2000年以後,國內佛像收藏才開始啟動,但一直不溫不火。 2006年,青銅佛造像的價格開始上漲,到了2009年漸趨於穩定。 2010年至今,佛像價格再次開始上升。
雖然佛像市場整體趨熱,但一直沒有經歷大的爆發性行情。 對於其中原因,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相比其他收藏群體,收藏佛像的人群並不多;而且佛像涉及的收藏知識廣泛,存在鑑定難、收藏難的情況,所以一直以來並未過多受到熱錢介入;同時,價格體係也尚未成熟,沒有明確的定價標準。 而如此市場現狀正給了收藏者介入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