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紅木家具之靜美:椅子是用來坐的

 和訊網 
清 紫檀木雲龍紋寶座 清紫檀木雲龍紋寶座 明 鐵力床身紫檀圍子三屏風羅漢床 明鐵力床身紫檀圍子三屏風羅漢床 明 黃花梨高面盆架 明黃花梨高面盆架
放眼商業市場和收藏領域,中國傳統紅木家具一直都在價值和份額上雄踞一壁江山。 擔載著人文家具、藝術家具的盛名、肩負著保值升值的重責,紅木家具早已脫離家具的自然屬性,轉而在藝術之路上一去難回頭。 在社會需要靜思,市場需要冷卻的當下,喧囂的人心也應轉入思考,我們是不是該理性還原紅木家具的本真了呢?
上海博物館工藝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剛就是這樣的思考者。 他的本職工作是與館藏的數百件明清家具親密接觸。 近距離地欣賞把玩、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對這些世人眼中的寶貝有更超然理性的認識——椅子就應該是坐的,床就應該是躺的,精緻典雅的明清家具也不能推卸它作為家具的功能性。
精妙的結構、超凡的工藝、傳承的歷史、紛亂的市場、投資與收藏……關於中國古典紅木家具,專家劉剛告訴我們很多。
(匡彧)
◎ 深圳特區報駐滬記者匡彧
紅木家具即優質硬木家具
談紅木家具,首先要釐清的是什麼才是真正的紅木。 在上博家具展廳入口處,立著幾根實物樣板,分別是紫檀木、黃花梨木、酸枝木、烏木、雞翅木。 每一根都有橫剖切面顯示,方便觀眾看清木材的內裡乾坤。
劉剛解釋稱,所謂紅木家具,並不是某一特定樹種的家具,而是明清以來對稀有硬木優質家具的統稱。 自明朝嘉靖、萬曆年間開始,流行用硬木做家具。 這一時期,城市商品經濟繁榮,住宅和園林建築興起,特別是東南亞硬木的大量輸入,為當時家具向高層次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而在此之前,江浙一帶有錢人家一般選用櫸木製作家具。
明代是傳承中國傳統最好的朝代,明代文人崇尚自然,順理成章地將這種審美追求帶入家具設計中。 而明式家具的造型與硬木的紋理、質地又最為相宜,既和諧委婉又雋永古典。 劉剛稱,明中期的家具製作很好地繼承了宋元以來的傳統木作技術,但還處於模擬宋元的階段,家具款式比較復古。 到了明中期以後,明式家具的拙樸特點才逐漸顯現出來。
清代家具講究寬綽的用料,凝重的體態,求多求滿的裝飾,加之受外來文化的浸透影響,使得清代家具形成迥異於明代家具的藝術風格。
“明清兩代家具結構上的科學性和裝飾上的高度藝術化,使中國古典家具的製造水平達到鼎盛。”劉剛說。
明清家具造型裝飾各樹一幟
明代家具一直以追求神韻為宗旨,風格典雅,樸實大方。 這一時期的家具品類齊全,而且形成了鮮明的藝術特色,它外觀形體簡樸對稱、線條流暢,天然材色、紋理宜人,在製作過程中常採用雕刻、榫卯、鑲嵌、曲線等傳統工藝,特別喜好用攢鬥和雕刻手法,在家具醒目部位加以點綴。
劉剛進一步舉例說明,明代的工匠已能充分運作多種多樣的線腳來體現造型的完美,具體表現在置物的平面和承重的腿足上。 如桌面都採用“冰盤沿”或上下對稱的線腳,腿足無論方圓,其斷面方非一式,圓非一相,形式非常豐富。 比如三彎腿,工匠將桌類家具的腿柱上段與下段過渡處向裡挖成彎折狀,彎腿家具的足部多為內翻成蹄形。 到了明末清初,中國家具已在造型和裝飾上對歐洲產生重大影響。 歐洲宮廷家具中的沙發、桌、櫃等,很多都是藉用明代家具的三彎腿造型,這種風格至今還流行不衰。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明代家具結構簡潔,線條流暢,旗幟鮮明地走極簡風,“這是一種誤識,明代也有很複雜的家具。”劉剛解釋說。 從上博收藏的傳世之物和各種文獻資料考據,明代不乏製作繁複的家具,只是流傳下來的以簡約風格為多,所以人們才有了這樣的認識。
明代家具簡練質樸的結構特徵一直到清康熙時期都得到很好的傳承和保持。 到雍正、乾隆至嘉慶年間,隨著經濟迎來繁榮昌盛,國力也逐漸走強,奢靡之風隨之流行。 宮廷、權貴轉而喜好纖瑣繁縟的家具,以此來炫耀富足華貴。 所以,清代家具注重體量,提倡繁紋重飾,在裝飾上求多求滿,雕刻、鑲嵌等多種工藝與多種材質結合,形成富麗豪華的重彩風格。 還有一點,劉剛特別指出,清代受外來文化影響最多,滿人本身審美就與漢人不同,後來又有傳教士來華,歐洲風格隨之進入中國,這也導致此時期的家具追求豪華,歐洲洛可可藝術風格非常明顯。 可惜的是,清代晚期自道光至清末,國力走衰,精雅的人文生活不復興盛,統治階層對奢侈品的需求從數量和質量上都在減少降低,由此直接導致中國傳統古典家具業走向衰蔽。 此時期,上乘佳作已難覓踪跡,家具不論形式還是做工,都趨向庸俗和粗陋。
明清兩代在家具取材上也存在明顯的不同。 劉剛稱,明代家具的潮流是貴黃不貴黑。 黃即指黃花梨,這種木質的家具經清水擦蠟後,會露出漂亮的木紋肌理,自然中透出文人氣質。 至清代,潮流轉變為貴黑不貴黃。 黑即指紫檀,清代皇宮中的御用家具非紫檀莫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