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學誠法師:要去體會別人的心

莆田南少林寺(圖:南少林寺提供)
莆田少林寺
假如幼稚園的小朋友要學佛法,七八十歲的老人也要學佛法,我們怎麼去講說呢?
我們有不僅要有耐心講,還要很歡喜地講,並且能夠讓對方接受——無論小孩、大人還是老人,都能夠聽得懂,也都喜歡學。 小朋友、青年人、壯年人、老年人的精神境界、思想、閱歷、心性差別是非常大的,我們必須調換成一種跟他一樣的心境才能夠讓他聽得懂。 假如我們以一個大人或聖人的標準,一種佛法的語言對小朋友去講佛法,他不可能聽得懂。 成年人的話他都聽不懂,他怎麼能夠接受佛菩薩聖者的這些語言、邏輯、概念?所以我們如何來將語言進行轉化,就需要功夫了。 同樣如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如何來觀察一個人的根基,進而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表達才能讓對方接受,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的。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太注重語言名言的話,又恰恰容易忽略了佛法的意境——因為講佛法的目的是要讓對方產生信心、對佛法有好感、相信佛法。 那麼要讓對方對佛法有好感、產生信心,首先要讓他對說話的這個人要有好感、要有信心。 因而,我們跟對方講佛法,還要考慮與對方如何相處的問題。 不能認為我們給對方講佛法就比他高一等,那就不可能相處好,也就肯定弘不了法了。
所有這些,都是我們說法、聞法要去考慮的問題。 對個人而言,可以說自己不著相、只要注重佛法,但對初學者和其他人,就需要予以重視。 就如穿衣服,衣服雖然穿在自己身上,但是穿著不整齊、衣服很髒,會讓別人看了難受。 又比如在同一個房間裡,當別人把衛生搞得乾乾淨淨時,自己不搞衛生,也會讓他人不快。 這些都是有關聯的,不能說某個東西是我的,就完全按照自己意思去辦。 所以,我們要去體會別人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