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瑞獸紋菱花鏡 清代四兩銀錠 唐三彩馬
2月4日恰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在很久以前,“立春”是民間相當重要的一個節日,人們會以種種方式來慶祝。 而甲午馬年的2月4日也是農曆大年初五,在揚州,這一天是傳統民俗中的財神日。 由本報與揚州市個園管理處共同策劃主辦的“迎新春公益鑑寶活動”就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於當天下午在準提寺古玩市場內熱熱鬧鬧地舉行了。 也許真的因為是“良辰吉日”,當天鑑寶會上亮相的第一件“寶”就相當出彩,這是一件江雨三的瓷刻壺。 據沈惠蘭編著的《揚州八刻》中介紹:揚州刻瓷以江雨三、朱少甫最為著名。 江雨三(生卒年不詳),揚州博物館藏有他的多件作品。 其作不僅線刻瀟灑流暢,而且點面相互運用襯托,畫面視覺衝擊力很強,黑、白、灰層次分明,有著較強的中國畫水墨韻味。 這件為藏友家傳私藏的“江雨三瓷刻壺”上一面為《柳蟬圖》,另一面則為仿商周三代銅器銘文字體的“單英之作,華夏生福”字樣。 《柳蟬圖》純為水墨,兼工帶寫、刻畫生動、意趣盎然、畫意十足,足見作者以刀代筆之功力不凡。
緊接著亮相的兩件唐代“寶物”同樣得到了現場專家與藏友的一致好評。 這兩件皆為唐代的“寶物”,一件是“唐代青瓷帶褐彩缽盂”,另一件是“唐代揚州造瑞獸紋八瓣菱花銅鏡”。 前 者高15厘米左右、直徑在25厘米左右,器形圓潤古拙,半施青釉,底部有支燒釘,品相完好;後者直徑約10厘米,重在1750克左右,圓形鏡鈕中心有云頭 連葉紋圍繞,鏡面上對角分佈有一對瑞獸及一對喜鵲,造型生動寫實,瑞獸的鱗紋、喜鵲的鳥羽皆清晰可辨,8個菱花鏡瓣上也刻有精美的動植物紋飾,整面銅鏡做 工極其精湛。 “這個缽盂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這5片褐彩上,很少見。”專家解說道,“而這面銅鏡上的鏡鈕中心以雲頭連葉紋圍繞的裝飾手法同樣不多見。並且這面唐鏡的做工還運用了金銀細工的工藝手法,因此顯得尤其精細、精美。”
除了上述這幾件外,當天的書畫也同樣令人驚喜。 一位藏友拿來的書畫藏品中,有一幅被專家初步鑑定為石濤的書法真跡,另有幾幅扇面則都是晚清揚州書畫名家陳若木的作品。 據《揚州歷史人物辭典》載:陳若木(1839-1896)名炤,字崇光,更字若木。 清揚州人。 其畫花鳥、人物、草蟲、山水皆工,筆力沉雄渾厚、力追古人。 當時“邗上論畫者,咸推若木為第一手”。 而在這幾幅扇面中,尤以一幅花鳥長題扇面最獲專家讚譽。 記者了解到,擁有這些書畫的藏友出生於典型的“揚州舊人家”,“我的祖父、父親都很喜歡字畫的收藏,我也不例外地承繼了父輩的這一喜好。今天的這幾幅字畫都是我的家藏。”藏友說道。
當天一位喜歡集藏錢幣的藏友帶來的一枚被專家鑑定為“清早期的四兩銀元寶” 為大年初五這個傳統的財神日寫下了喜氣洋洋的一筆。 當然了,與歷次鑑寶會一樣,本次鑑寶會上也有不少藏友帶來的藏品被專家鑑定為仿品、贗品,這其中,尤以仿名家之作的紫砂壺最多。 “這些紫砂壺都是現代新仿的名家作品,但仿得又不到位,造型古怪,裝飾、做工粗糙,材質粗劣,更應引起注意的是:有很多這樣的新仿壺根本就不是紫砂質地,而是對人體有害的化工壺,根本不能使用,喜愛收藏紫砂壺的朋友尤其要注意鑑別。”現場的專家認真地提醒道。
吳娟/文 李晉/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