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一件青銅簠飽含赤子情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 
西周早期青銅簠 西周早期青銅簠
文/圖記者李斌
藏友求鑑:大年初二受一老同學邀請去北京轉了一圈,可謂收穫滿滿。 讓我激動的是有幸目睹了老同學一位朋友收藏的一件罕見的西周早期青銅簠,其器物之完好無損,精美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像這種國之重器,以前只是在博物館、古玩書本上一睹它的尊容,我竟有幸能上手觀賞、品玩,真乃一大快事。
持寶人:於恩祖

藏品名稱:西周早期青銅簠

鑑寶專家:魏書銘(文物鑑藏家)
專家點評:青銅簠(f)產生於西周時期,結束於戰國,並在春秋時期得到空前發展,其用途與簋相仿,屬食器。 因在祭祀時用於盛稻粱,故稱“祭祀盛粱器具”。 青銅簠是先秦時期主要的青銅禮器之一,在青銅禮器組合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2013年12月28日寶雞石鼓山出土了一對青銅簠,系距今年代最早的青銅簠,它也為現存故宮博物院的一件同時期青銅簠提供了有力的年代佐證。 此件簠直徑31厘米,高16.5厘米,寬25厘米,為青銅質,帶蓋,整體呈長方形,分上下兩部分,三足,四角呈棱形,蓋與底部上下凹凸對稱為四角形。 器身泛一層綠銹,為乾坑出土,銹色翠綠、鮮明,器物周身鑄造工藝全為典型的饕餮紋,整器做工精細、精湛,器物內蓋下有精緻銘文,內容為:宗公作簠,用徵用行,其萬年永寶永享,宗公為作器者,簠為器名,後為用作吉語。 上下銘文對應,共計30餘字,是專門為宗國宗公而鑄造之重器,既是實用器皿,又是國之祭祀之禮器,整器完整無缺,內外紋飾清晰,古樸大氣,是典型的西周早期難得一見的藝術精品。
藏品來歷:藏家於恩祖祖籍陝西三原,世代經商。 祖上和於右任屬同宗同祖,他們家族當年在三原當地也是赫赫有名的大戶人家。 於恩祖早年留學英國,後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條件和待遇回國發展,回國後一直在外交部任職,其間受家庭環境的熏陶,愛上了收藏,尤其致力鑽研中國各類瓷器和青銅器皿,在圈內較有威望。 談起眼前這件西周早期青銅簠的收藏來歷,於恩祖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
於恩祖說,這件國之重器,可謂遠渡重洋,幾經波折,現在又回到祖國懷抱,實乃萬幸。 在他記事時就听父親於伯聲說,瑞士日內瓦有個他堂叔,在歐洲生意做得很大,一次偶然的機會從西班牙的一個收藏家手中花重金收購了一件西周早期青銅簠,後請有關專家把關分析,大家一致認為很有可能是當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掠奪去的國之重器。 他堂叔一生膝下無子,去世前立了份遺囑,讓侄子繼承了他的產業,希望這件國之重器能回到祖國的懷抱。 於恩祖說,一天堂叔的侄子帶著寶物和遺囑飄洋過海找到他父親,說明來意,執意要把這件器物送給他父親,他父親驚恐萬分,考慮許久,答應對方的要求,並給對方匯去了巨額資金,暫為保管。 於恩祖說他父親去世前告訴他,時機成熟時一定要把這件器物捐獻給博物館,以了卻他堂叔的生前心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