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餘年藝術文化延續,是炎黃子孫共同責任,在復興中國夢的指引下,和睦共處、團結友愛,讓全球華人緊密團結在一起,唱響民族團結一家親不要忘本與根,也使中華文化藝術要薪火相傳,立天地之心,立生民之命,在中華優秀文化的啟迪之下,開萬世之太平。與北京車管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於2017年7月向台灣新北市提出申請註冊,為中華新聞社。並於八月六日台灣新北核准,經登字第1068123401號函註冊登記,並於2021年6月2日經台灣新北市經濟發展局核准商業變更登記,即日起更名為中華聯合新聞社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如瑞法師: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開始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報紙上看到,有一個叫《布朗的手帕》的故事。布朗是當代美國大家公認的,很了不起的思想家,他很富有。但這樣一個富有的人,他的生活是極其儉樸的;他能住得起高樓大廈,但是他卻住進一個僅能供他能夠工作的這樣的一個房子裡。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三十年了,社會一直在發展,他口袋裡始終裝著一個手帕。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他是從來不用衛生紙的。
我們看看現在,人們不管是手髒了,還是有水什麼的,一揪就是一大把的衛生紙來擦。以前人們買菜,大家都會提上一個小籃子,現在都習慣於菜場供應的塑料袋,也不帶什麼東西去,提著塑料袋就回來了。布朗之所以不用手紙只用手帕,是因為他算過帳。比方說每天我們用一次性的筷子、手紙什麼的,而現在地球上森林遭受破壞,導致人間的災難重重。大家都知道,塑料袋對我們這個地球並沒有什麼好處,只會把垃圾留在地球上,埋過塑料袋的地方不會再長什麼東西的,但是人們不願意去做。
我常常也生慚愧心。跟大家說個老實話,在發心出家的時候,對自己的要求:就是踢開一切,在世間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是很高尚的,什麼都不需要;但現在慢慢地和世間的賢達之士比一比,也許他沒有出家人的這種福報,更次一點說可能沒有聞到佛法,但是他把人做好了。雖然他不懂什麼叫菩提心,但是他知道愛護這個地球;雖然他的力量很微薄,但是他知道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做起。我們出家,佛法的教導:讓我們少欲知足,讓我們清淨無為,讓我們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種最完整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在佛法裡找的著,但是我們佛弟子做得如何?也許我們目標很大,但是我們做的並沒有到位。
看了這一則人家寫的這個報道,我覺得很感動。我昨天在想:我們可以在走廊裡弄幾塊黑板,把世間人做得好的這些行為報道貼出來,讓大家看看世俗人這樣的做法。反觀一下我們出家人有沒有每天都小心謹慎地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開始,乃至於我們吃飯有沒有從節約一粒米開始?佛陀說,我們吃飯的時候都要想到眾生,少吃一口,不要那麼足,留一些給饑餓的眾生;那我們吃飯的時候有沒有真正做到食存五觀?有沒有起度一切眾生的願?佛太慈悲了,他為我們想的很周到,他知道怎樣才能真正的解脫成佛,怎樣才能夠度己度人。那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說”和“研究”上,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要注重學了以後要用的,這才是真正的佛子之行。
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外道,不乏一些思想家,曾有一位思想家著作等身,但是他還是很痛苦:“為什麼我寫了這麼多東西有這麼多思想,還是不能解決我自身的痛苦呢”?於是他到了佛那裡,佛也沒有說什麼,只是笑了笑,他回來以後就開悟了。他意識到了自己只是在不停地思考,更應該的是要去實踐實行的。理論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去實行的。
昨天我們去推煤,我比較粗心,我沒有考慮價格什麼的。當家師她們後來發現,如果要推這些煤,要多花一萬多塊錢,於是趕快制止了,說我們的同學可以抬,這樣就可以節省一些錢。這說明我們從執事開始,到同學們都知道了要節約,要克勤克儉,多修行少受用,把我們的生活水平降低到最低的標准,只要能維持我們的生活,夠一定的營養,維持我們的色身可以修行辦道就夠了,不需要太多其他的。那我們就知道了,當一個出家人是多麼的灑脫,我們真的不需要多少,我們不妨學習布朗,從節約一滴水一張紙開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