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一對錯銀馬 唐代的三彩馬 清代青金石雕臥馬
光陰荏苒,轉眼,蛇年已經臨近尾聲,馬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馬”,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吉祥物種。 在古代,馬更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行軍打仗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所以,留存下來以馬為題材的藏品也相當豐富。 今天,我們就應景,欣賞一下那些令人著迷的“老馬”。 戰國錯銀馬。 錯銀是一種特殊工藝,是在器物上用銀絲鑲嵌成花紋或文字的一種工藝形式。 金銀和青銅相互映襯,呈現出不同的光澤,使得圖案或者銘文華美典雅,線條鮮明。 錯銀工藝在戰國時最為成熟。 到東漢以後,錯金錯銀的工藝就淹沒在戰亂之中了,著實令人惋惜。
唐代三彩馬。 由於李唐王朝有少數民族的血統,加上其本身多年的征戰殺伐,對馬是情有獨鍾,像李世民就讓閻立本畫出曾經陪伴過他多年征戰的六匹駿馬,名曰:“昭陵六駿”,製作成浮雕陪伴其長眠,可見其對馬的喜愛。 在唐代最著名的三彩工藝中,馬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種表現類型。
明代景泰藍戰馬。 景泰藍其實就是“銅胎掐絲琺瑯”,即在銅質所謂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再用琺瑯質的色彩填充燒製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而使用的琺瑯又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清代青金石雕臥馬。 青金石是一種罕見的寶石,我國古代稱為瑾瑜或者青黛,佛教叫璧琉璃。 千里馬配上青金石,真是絕妙的搭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