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金絲楠木雕精品 揚州金絲楠木雕精品 揚州金絲楠木雕精品
金絲楠木為楨楠屬樹種,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木材,據《博物要覽》記載,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 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 水河山色清而木質甚松,如水楊之類,唯可做桌凳之類。 木質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 金絲楠木之珍貴,早在漢代時期便已有體現,現揚州漢墓中有大量的金絲楠木出土即為最有力的證明。 歷代,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以及少數的寺廟建築和家具等,屬於高檔奢侈品,更是身份的象徵。
A
現代揚州漆器史上的創新之舉
雖然,金絲楠木的使用在歷史上早已發端,但是見諸歷史的記述卻並不是很多,這也為金絲楠木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揚州把金絲楠木與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漆器工藝相結合始於上世紀80年代,其時作為漆砂硯之底坯。 據揚州漆器廠的兩位老廠長回憶,當時漆砂硯工藝已經研製成功,作為漆器廠比較有名的設計師,許從慎曾經想到用多種胎體製作硯身,鐵、木、瓷等都試過,但是總感覺效果不是很好,顯現不出漆砂硯的文化品位和高檔屬性。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到揚州博物館參觀,看到了堆放在那裡的古金絲楠木。 經過協商,他拿回一塊木頭,試驗與漆砂硯的結合,結果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於是融合點螺、楠木雕兩大工藝的漆砂硯成為了揚州漆器史上的又一創新之舉。 後來隨著工藝的日漸成熟,揚州漆藝人開始探索楠木雕更多的藝術價值,很多的純楠木雕製品也隨之走入市場,成為一個獨立的工藝品類,在工藝美術行業逐漸打響了知名度。 因為最初是與漆器聯繫在一起的,而且在後期製作中為了提升金絲楠木的光澤,還需要細緻的擦漆工藝,所以大家也習慣把金絲楠木雕作為揚州漆器的十大工藝之一來解讀。
當今,金絲楠木的開發利用也引起了社會上很多藏家關注的目光,很多人開始對金絲楠木的鑑定特別關注,業界認為鑑別金絲楠木最為簡單的方法與中醫的望聞問切頗為相似。 首 先是望,即看楠木的顏色,新料色澤普遍為淺黃色,時間長的為金黃色,金絲楠木在光線的照耀下有明顯的金絲出現;二是聞,即聞其味道,金絲楠木因為屬於樟 科,有著非常清雅的香味,能夠抗腐防蝕,因此古代帝王之家很多書櫃多選用金絲楠木製作,有著楠香壽人的美譽;三是切,即是去感覺木,金絲楠木性溫和,冬不 涼夏不熱,因此也有很多人選用其作為家具,如桌案、床、櫃子等。
揚州的金絲楠木雕作品主要以體現材料的自然美為主,更多時候強調依型而繪,據型而鑿,使得作品自然而生動,極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B
金絲楠木雕的代表作
創作於2005年的古楠木雕《春溪幽谷圖》歷經三年多時間創作完成。 所選用材料為整塊漢代古金絲楠木。 作品畫面採用了從洞中觀外景的形式,由內而外,表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雕刻大師充分運用了多種雕刻手法,雕出了洞中十多個層次分明的景點。 近景山石環繞洞口,鐘乳石層層疊疊地倒掛;中景山峰重疊,洞內溪水潺潺,山縫中瀑布急流,士大夫悠閒自得;遠景雲霧縹緲,整個洞中美景形像生動,栩栩如生。 作品背面,由著名書畫藝術家趙凱教授題寫了文徵明的一首體現正面作品畫意的詩作以及作者簡介,並用礦物石汞填寫字體,將一幅春意盎然的優美景色描繪得恰如其分。 作品曾於2005年榮獲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創作於2008年的嵌玉古楠木雕《疊嶂行雲》充分體現了因材施藝的藝術特點。 設計者在保留原材質形似一座山的基礎上,突出奇、特、絕的藝術特點,表現了行旅者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場景,尤其是山頂處房廊的設計,更加讓人有一種歸屬感。 疊嶂山巒、崎嶇路徑、險要棧道的刻繪並沒有將行旅變得艱難,而是充分錶達了只要堅定信心、勇於攀登、不怕艱險,就一定能登上高峰的信念。 作為首件將嵌玉工藝與楠木雕工藝相結合的作品,該作品或許還不盡成熟,但卻是獨創,體現了揚州工藝人的匠心獨特。 作品榮獲2008年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創作於2011年的古金絲楠木雕《洞天山居圖》依據唐代杜甫詩賦《客至》為創作思路,並採用洞中觀外景,一目見天地的構圖章法,由內及外,由近至遠。 在奇石環繞之下的洞口,蒼勁的古松猶如巨龍把門。 舉目遠眺則是層巒疊嶂,春水湍急,瀑布溪水潺潺,雲霧縹緲陣陣。 文人雅士或漫步棧橋古道之上,或屋中對飲,松下對弈,充分錶現了一幅令觀者心曠神怡的迷人景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