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州基督教大學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採用快、慢兩種不同速率用餐;在慢速進食的實驗中,受試者必須盡可能地放慢咀嚼速度,甚至每送入一口食物,就必須將餐具放
下,等到完全咀嚼後,再吃下一口;快速進食則是盡全力在最短時間內把食物吞下肚,藉此比較受試者每次進食的速率、份量、頻率,以及間隔多少時間就想吃東
西,同時詢問受試者進食一段時間後的飽足感。
實驗結果發現,細嚼慢嚥有助於降低熱量攝取。體重正常的受試者,若吃慢一點,平均每餐約少吃
88大卡,過重及肥胖的受試者平均少吃55大卡。研究人員在餐後1小時詢問受試者的飽足感後發現,所有受試者都表示慢慢吃感覺上比較「慢餓」,且多數體重
正常的受試者都指出,慢慢吃完一餐的當下就感覺比快吃更飽。德州基督教大學人體運動學教授米娜莎表示,肥胖或過重的受試者,在實驗過程中吃東西都比較保守,所以無論進食速率快慢,都比體重正常者吃得少,以至於細嚼慢嚥所降低的熱量攝取,不如體重正常者明顯。
研 究人員也發現,在慢速進食的狀況下,所有受試者都會喝下比較多的開水,米娜莎解釋,喝水多相對使得吃下的食物變少;另一方面,民眾慢慢吃的時候才會有「餘 裕」意識到自己究竟吃了哪些食物,又吃下多少食物?或是自己到底吃飽了沒有?米娜莎也表示,咀嚼時間延長代表食物在口腔中停留較長的時間,也就是口腔部位 周圍的神經會輸入較多的訊號,告訴大腦已吃下多少食物。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團隊曾在2011年統計後發現,進食速率較快者,普遍身體質量指數 (BMI值)較高,顯示吃得快與肥胖相關。美國愛荷華大學團隊日前則發表研究指出,若將每一口咀嚼次數提高為平時習慣的2倍,因吃東西的時間延長,大腦有 充分的時間感應到「吃飽了」,因此攝取的食物分量會較平時減少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