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輿萬國全圖》
文、圖/記者金葉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是由意大利人利瑪竇繪製的。 這位傳教士於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年)到達廣州,自製《萬國圖誌》一幅。 又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到京師將此圖獻於明神宗,深受皇帝喜愛。 萬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曰《坤輿萬國全圖》。 但後來,《坤輿萬國全圖》的刻本在國內失傳。 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坤輿萬國全圖》,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且唯一的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輿萬國全圖》,為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 此本原是六幅條屏,今裝裱為一大幅。 主圖為橢圓形的世界地圖。 利瑪竇繪製《坤輿萬國全圖》時,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並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於地圖中央的格局,而是將亞洲東部居於世界地圖的中央,這樣,中國就自然而然位於該圖的中心。 這種佈局在中國地圖學中沿用400年,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模式。
這幅地圖所繪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顏色區分。 山脈以寫景法描繪,河流以雙曲線繪寫,海洋則以深綠色繪出水波。 在地圖圈外還繪有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食圖、月食圖等小圖,包羅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 在各大洋中,繪有16世紀不同類型的帆船9艘,在各個海域中,還繪有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15頭。 這幅地圖甚至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這幅珍貴的世界地圖有著不同尋常的來歷。 1922年,北京琉璃廠悅古齋從地攤上購得一套《坤輿萬國全圖》,據專家考證,該圖為清宮舊物。 經歷了文物南遷,新中國成立後,這幅地圖最終留在南京博物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