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香爐收藏燒盡沈檀滿屋香

 中國文物網

中國古代器物中,使用最廣泛而又差別頗大、造型各異的就屬香爐了。 在一般人觀念中,香爐似乎是點燃線香的器具,於是說到香爐的樣式,大多數人腦子裡總會出現宋代哥窯或龍泉窯的雙耳爐,再就是明代的銅質宣德爐及其仿製品了。 其實,香爐的種類和用途遠不止於此,其歷史淵源也起碼在兩千年以上了。
中國古代器物中,使用最廣泛而又差別頗大、造型各異的就屬香爐了。 在一般人觀念中,香爐似乎是點燃線香的器具,於是說到香爐的樣式,大多數人腦子裡總會出現宋代哥窯或龍泉窯的雙耳爐,再就是明代的銅質宣德爐及其仿製品了。 其實,香爐的種類和用途遠不止於此,其歷史淵源也起碼在兩千年以上了。
前人筆下香爐,大多是言及其物而已。 近年有專門於香爐之類的研究,一是揚之水的《古詩文名物新證》中關於香爐和香薰的美文;一是孟暉《花間十六聲》中關於“薰籠”、“添香”、“香獸與香囊”的集錦。 說來巧得很,兩位作者都是女士,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洞察和文思將歷代香爐、香薰之類的器物與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情趣娓娓道來,前者註重名物的考略,後者則多從歷代詩詞與筆記中尋覓薰香和焚香的生活情趣。
兩漢時期博山爐已盛行於宮廷和貴族的生活之中。 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無論是造型和工藝都已達到極為精美的程度,此後博山爐一直沿用至隋代和唐初。 所謂“博山”,並非是指此爐出於博山,而是指器物表面雕刻做重疊山形的裝飾。 據《兩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工丁緩善做博山爐,能夠重疊雕刻奇禽怪獸以做香爐的表面裝飾,博山爐工藝之繁,遠遠超過後來出現的三足或五足式香爐。 從六朝時吟詠博山爐的詩句看,重疊博山的式樣已不僅是“蔽虧千種樹,出沒萬重山”,而是能夠雕飾出“下刻盤龍勢,矯首半銜蓮”的造型和“上鏤秦王子,駕鶴乘紫煙”的人物故事。
西漢時期博山爐的出現大抵是與燃香的原料和方式有關。 西漢之前,系使用茅香,這是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煙火氣很大。 武帝時期,南海地區的龍腦香、蘇合香傳入中土,並將香料製成香球或香餅,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溫將這些樹脂類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既濃,煙火氣又不大,也因此出現了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 博山爐蓋雖爭奇鬥艷,但都鏤有氣孔,香氣正是從鏤孔之中升騰散發。
博山爐既有金屬製成,也有陶製和稍後的白瓷製成,但其結構卻大體相似,都是一種用炭火薰香的器具。
除了博山式香爐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三足和五足爐,民間所用的帶耳式瓷製香薰也常見於出土文物之中。 爐耳頗具實用性, 為的是便於提攜挪動,其裝飾作用與實用效果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此外,附屬於香爐的器物尚有香鏟、香撥、香箸、香匣種種,都是添香和燃香時的用具。
唐代法門寺出土的銀器中,也不乏香爐和寶子(香盒),工藝之精美,可謂登峰造極。 無論爐身或爐蓋都是鏨刻、雕飾或鑲嵌而成,至於造型之變幻,更有銀鎏金爐盤承託的兩層式香爐,或爐身附帶寶子的香爐,因與禮佛有關,多采用蓮花瓣樣式,爐蓋的頂部周圍還飾有待放的蓮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