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於泉州台商投資區張坂雕藝協會二樓展廳的精美木雕
東南網10月5日訊(本網記者謝玉妹見習記者王鴻彬文/圖)在泉州台商投資區的張坂鎮,有一種傳承千年的雕刻藝術,它是泉州引以為豪的一種文化,也是當地百姓賴以為生的一門絕活,它隨著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也伴著泉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至今,並聞名全國。 雕藝之鄉歷史悠久
張坂是歷史悠久的雕藝之鄉,擁有木雕、漆線雕、石雕、灰雕、磚雕等產業,特別是木雕,其設計精緻古雅,工藝精湛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張坂木雕形成於唐五代時期,融合了中原地區的傳統文化和閩越地區的特色文化,風格獨樹一幟。 唐朝泉州開元寺建寺時,所用的木雕藝人大部分都來自張坂;到宋元時期,張坂木雕達到鼎盛,並隨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傳播到東南亞各地;明清時期,張坂的木雕達到了輝煌時期,整體趨於成熟。
作為一門傳承千年的藝術,張坂雕藝曾被運用到許多名勝古蹟上,泉州開元寺、安海龍山寺、台北龍山寺等地就都顯示這種雕藝的“鬼斧神工”,而韓國和日本的許多神像風格,也都受到了張坂雕藝的影響。 張坂木雕很早便傳入台灣,兩岸的雕藝交流幾乎從沒斷過。 改革開放以來,兩岸交流日趨頻繁,越來越多台灣人來大陸尋根謁祖,經商辦廠。 張坂木雕也備受台灣人民和台商的青睞,這個時期的張坂木雕生產加工訂單甚至達到高峰。
建立協會對外交流
今年初剛成立的“泉州台商投資區張坂雕藝協會”整合了張坂的雕藝企業和個人,為產業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平台。 據會長陳陽秋介紹,目前,協會共有會員300多個,其中企業會員253個,台灣企業19家,個人會員48個。 陳陽秋表示:“作為對台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內容,張坂木雕目前與台灣交流很頻繁,還與台灣多個木雕協會結成姐妹協會。”
從業30多年的張坂木雕大師倪世傑告訴記者,自協會成立以來,只要有雕藝交流活動,他都會盡量去參加,曾到台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做過交流。 “去年在韓國舉行的一次雕藝比賽中,我的木雕獲得了銀獎,那個比賽有18個國家參加,得獎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榮譽。”據倪世傑介紹,精美的張坂木雕到各地做展覽交流時,總是能很快吸引眼球,並贏得一片讚譽。
雕藝精湛神像為主
據了解,傳統的張坂木雕主要以神像為主。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開始會靜下心來慢慢欣賞藝術品了。”倪世傑告訴記者,傳統的木雕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進步轉型,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木雕藝術品的市場了,但售往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的木雕主要還是以神像為主。
張坂漆線雕大師黃勝陽告訴記者,曾經就有一個台灣人帶著幾百年的神像,特意來張坂找師傅修,只因張坂木雕響徹台灣,而他也信任這門傳承千年的傳統工藝。 “差不多從2000年起,張坂雕藝開始往高檔禮品方向發展,目前在瀋陽,北京,煙台等全國多個地方都有店面”據黃勝陽介紹,張坂木雕在全國性大賽中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其中,在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中,張坂雕藝所獲得的金牌總數全省第一。
高端藝術精美細緻
“你看這件作品,是我用紅木雕刻了2、3個月完成的,上面的飛天出自泉州開元寺,飛天琵琶代表泉州本土悠久的文化,與張坂的木雕結合成一件藝術品。”倪世傑所說的這件藝術品就放在“泉州台商投資區張坂雕藝協會”的二樓展廳。 今年6月份世界閩南文化節期間,這件作品曾擺放在世界閩南文化展示中心,代表泉州閩南文化展出。
在協會的二樓展廳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張坂雕藝作品,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木雕,還有更為精美炫目的漆線雕。 黃勝陽告訴記者,有木雕佛像以來就有漆線雕,這是一門擁有1300多年曆史的藝術,泉州市政府就曾將張坂漆線雕作為禮物送到國外。 舊時漆線雕主要用於古寺廟建築、古眠床等,現在已發展到了高端的藝術品。
如何傳承令人擔憂
如此精美的傳統技藝該如何發展壯大,如何傳承呢? 對此,兩位同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大師不約而同的向記者道出了擔憂張坂雕藝“後繼無人”的顧慮。
“整個張坂來說,我的學徒應該算是最多了,現在很多大企業家和藝術大師都是我的學徒,但總體來說,傳承還是比較難的。”倪世傑表示,現在獨生子女多,雕藝需要有耐心。 “海內外的年輕人都不感興趣,大陸的年輕人相對來說要好點,會自己到處走,借鑒別人的長處,敢於拼技術,比台灣傳承得好些。”張坂保存完好的傳統精湛雕藝讓不少台灣人紛紛動了送孩子來學藝的念頭,但年輕人卻不敢興趣。
“兩個星期前,一個朋友帶日本客人來,對漆線雕蠻有興趣的,這在日本是沒有的。”黃勝陽做了25年的漆線雕了,他發現,比做漆線雕更重要的事便是讓漆線雕完整的傳下去。 帶過不少徒弟的黃勝陽對於部分徒弟的半途而廢感到惋惜。
走進校園培訓學徒
身為泉州漆線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黃勝陽目前正在致力於如何更好的培訓學徒,將這門優秀的技藝傳承下去。 “現在張坂從事漆線雕的藝人約200個左右,漆線雕主要靠政府和民間藝人來推廣,但是我們這代也都40幾歲了,慢慢的,眼力和手力就不行了,多招學徒,傳 承這門技藝是擺在眼前的事,一定要解決的。”泉州的漆線雕是純手工的工藝,需要十幾道程序,沒辦法用機械代替,甚至連半機械化也難以做到,因此,製作者需 要有十足的耐心。
究竟如何讓年輕人來學習,如何更好的傳承張坂的雕藝呢? 記者了解到,目前,張坂雕藝協會已與張坂中學達成初步協議,希望能在中學開設雕藝培訓班,讓年輕人了解張坂雕藝,培養他們的興趣。
招商引資發展產業
此外,如何讓藝術品實現產業化也是張坂面臨的一大問題。 “我們的產品很高端,普通老百姓消費不起,應該讓設計更大眾化,讓每個人都買的起,只有讓產品走入千家萬戶,才能實現產業化。”黃勝陽和倪世傑皆表示,讓張坂雕藝實現產業化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學習。
“很多台灣的、東南亞的對純手工的東西還是比較喜歡的,他們走過了機械化的時代,又返回來尋找這些原始的東西。”據介紹,去年至今,就有十多個台灣廠家在張坂投資落戶。 同樣,張坂木雕也在台灣多個縣市都有店面。 黃勝陽表示:“雖然這兩年台灣的經濟比較低迷,但是木雕還是挺受歡迎的,我對台灣的前景保持樂觀。”
據悉,目前,張坂鎮上塘街正在打造“木雕一條街”及“七星級雕藝展館”大師們不但希望能吸引年輕人前來學習,也希望企業家們能來投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