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朱萬章:看畫一分鐘臺後十年功


朱萬章著作部分書影,其中《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剛剛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在行內引發關注. 朱萬章著作部分書影,其中《書畫鑑考與美術史研究》剛剛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在行內引發關注. 朱萬章在鑒賞書畫. 朱萬章在鑑賞書畫.
作者:曹春慧
認識朱萬章已有兩年多,在與其交往的過程中,先生的高藝術素養和務實的學者之風著實令小編敬佩.薛永年先生是這麼評價朱萬章的:「著述專門而具 體,善於從作品出發,重視基礎研究,尤能兼顧書畫鑑考、書畫鑑藏與書畫史,通過具體研究擴大與深化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書畫發展線索的認識.我很欽佩某些年 輕學者引進新觀念新方法以開宗立派的雄心,但我更欣賞朱萬章這種從蒐集資料,鑑別考證入手的紮紮實實的學風」,這就是朱萬章.
翰墨因緣 興趣使然
大學時代的朱萬章,雖學歷史,卻對美術史情有獨鍾.一有空就泡在圖書館裡看書,就像老鼠掉進米缸一樣不停地啃著書本,像遲軻的《西方美術史史 話》、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及楊仁愷的《中國書畫》等.他也經常翻閱一些東西方藝術圖冊,尤其是國內外很多博物館的藏品圖集.不過,令他印象最深的、最感 興趣的居然是一本《廣東省博物館藏畫集》.「當時,我對裡面刊載的明清繪畫幾乎瞭若指掌.」朱萬章說.
正因為他對書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在1992年畢業被分配到廣東省博物館後,即進入了當時正好缺人的書畫庫從事書畫金石保管、整理工作.同時,他的書畫鑑定之路也從此開始.古人常說的「翰墨因緣」,在朱萬章身可謂得到真實體現.
那時,恰逢蘇庚春先生被返聘到廣東省博物館工作.不過,朱萬章當時並不識得蘇庚春先生,只是覺得這位老先生學識淵博、平易近人.所以,一有機會 便向他請教有關書畫鑑定與研究方面的知識.蘇庚春先生也從不吝嗇自己的書畫鑑定知識,常常在庫房中,打開一幅畫,從畫家的風格、筆法、用筆、用墨到印章、 紙張甚至裱工、題箋等,都對朱萬章做一一詳細講解.也就是在這種潛移默化中,朱萬章學會了書畫鑑定的基本技巧.尤其是在庫房裡見到很多明清到近代以來的諸 多名家翰墨時,朱萬章不僅可以將一個畫家的多件作品同時找出來,還可以分別分辨出他們不同時期的書畫風格.
由於,書畫鑑定大家蘇庚春先生的悉心指導,加上在博物館工作經常能接觸到大量名家的原作這一有利條件,朱萬章成了書畫鑑定的行家裡手.常有人拿著藏品找他鑑定.「民間送過來的東西,也有很多真的,真假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
看畫一分鐘,臺後十年功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放寬、民間收藏的火熱以及天價書畫的頻繁拍出,書畫造假也愈演愈烈.尤其是當代書畫的鑑定,有些書畫家的後人或弟子也參與作假,這些人對書畫家筆性比較熟悉,手上甚至持有書畫家的印章,所以,這種作偽一般說來比較難以辨認.
正是因為書畫造假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一般收藏者很難收藏到自己心儀的作品.尤其當他們看到一些行家裡手在購買書畫時,很快即可知書畫真假,心中很是羨慕.
朱萬章說:「書畫鑑定是一個長期積澱的過程,在鑑定書畫的過程中形成的對某個書畫家的風格的認識,是需要在比對其大量的書畫作品之後才能得出結論的.」朱萬章就是如此向鑑定之路邁進的.
為了在鑑定書畫時不感到困惑,朱萬章常把自己關在廣東省博物館的書畫庫房裡.在庫房裡,他逐個將明清以來重要書畫家的作品拿出來,反覆研習,並 參考啟功、謝稚柳、徐邦達、劉九庵、蘇庚春、楊仁愷等重要書畫鑑定家的研究成果,分析各個書畫家的筆墨特點、時代風格.同時,由於在博物館工作的機緣,北 京的啟功、徐邦達、劉九庵、史樹青、朱家溍、施安昌,瀋陽的楊仁愷,香港的饒宗頤,美國的王己千曾經多次到訪廣東省博物館,這樣,朱萬章便有機會向他們討 教,並學到了不少書畫、碑帖鑑定的知識.
如今朱萬章所看過的書畫已有近萬件,但他學習的腳步依然沒有停止,還經常赴北京、揚州、上海、瀋陽、杭州、蘇州、香港、澳門等地開會或學習.他 說,想要每次一打開,甚至打開一半就知道書畫的真偽,不僅應該多到博物館、美術館等場所看一些公認的書畫家的標準作品,瞭解該書畫家的主要風格;還需要掌 握一定的美術史常識,熟知書畫家的姓名、字號及主要藝術成就.同時,多到拍賣行、畫廊等書畫經營場所觀摩書畫,多向行尊請益.時間久了,自然就會達到這種 境界,收藏到自己心儀的作品.可謂是「看畫一分鐘,臺後十年功」.
銘記恩師教誨 遵守職業道德
十幾年的光陰就這樣彈指而過,朱萬章現在已是廣東省博物館研究員,但他從來沒有忘記一位鑑定書畫者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亦不曾忘記恩師蘇庚春的教誨.
蘇庚春曾諄諄教誨朱萬章,「作為一個博物館的書畫從業人員,必須要遵循兩個基本的職業道德.一是,如果從事書畫保管或徵集者,自己不能收藏書畫.二是,從事書畫鑑定一定要潔身自好,不要在利益面前喪失基本的職業道德.」
在書畫市場異常火爆的今天,一些假畫的持有者常想把假畫以真畫的價格出手,這時候往往會找一些書畫鑑定家違心地出具證書或在畫上面題跋,這樣畫 的身價就會陡增百倍.對於這樣的事情在業內已不是什麼新聞,但朱萬章從不給這類書畫開具證書以及題跋.有一次,有個收藏家拿了一幅廣東清代畫家黎簡的《山 水畫》求朱萬章鑑定.朱萬章一看,是開門見山的贗品,屬於晚清時代作假的舊貨.這時候,收藏家拿出一個脹鼓鼓的紅包,要讓朱萬章開出一個此畫是真畫的鑑定 意見,或者在畫的裱邊題幾個字.朱萬章婉言謝絕,並正言道,「假畫就是假畫,任何手段都不能使其成為『真畫』」,持畫者遂悻悻離去.雖然朱萬章這樣的做法 可能會得罪一些收藏家,但他卻守住了作為文物鑑定家的基本底線,遵守了職業道德,亦讓他在書畫鑑定界贏得了很好的口碑.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