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遼金銅鏡收藏市場走俏(圖)

 金羊網-新快報
十二地支镜 宋 武汉博物馆 十二地支鏡 宋 武漢博物館
今春銅鏡拍賣低價成交佔據主流,藏家可加強關注
  今年春拍,各銅鏡專場整體平淡,雖然高端精 品不乏市場,如一面盛唐時期的海獸葡萄鏡以1495萬元成交,但也有精品意外流拍。倒是翰海專場的34件無底價拍品,成交狀況不錯,憑藉價格優勢吸引了一 大批普通藏友。有分析認為,這種平淡中隱藏著一定的利好因素,上手門檻低,藏家獲利的可能性加大。此外,遼金銅鏡十分值得關注,一面遼代雙鳳紋鏡創紀錄地 以402.5萬元成交。
  ■整理:收藏週刊記者
  潘瑋倩
  鏈接
  遼金銅鏡內容更豐富
  增加民間傳說和神話
  宋遼金元時期的銅鏡,雖很少發現超過漢唐鏡精美程度的品種,但由於普及率大,在銅鏡的內容上變得更為豐富,尤其是增加了許多民間傳說及神話故事,如「唐王游月宮」、「柳毅傳書」、「吳牛喘月」等。
  其中,遼代銅鏡大都承襲唐代的風格並有所發展,在器形上,主要有圓形、菱形、「亞」字形、八角形和有柄銅鏡等;在紋飾上,主要有雙魚紋、八卦紋、荷花紋、連錢紋和牡丹龜背紋等;也有吉祥語句,不僅有漢字,還有契丹字。
  無底價拍品吸引大批普通藏友
  今春銅鏡拍賣中,低價成交佔據了主流。中國嘉德(微博)、 北京翰海、北京保利、上海泓盛等公司繼續保留了銅鏡專場。以中國嘉德為例,129件上拍,成交64件,成交率接近50%。而去年剛剛進入銅鏡拍賣的北京翰 海,今春銅鏡拍品總成交額1900萬元,高過去年,成交率為66%。嘉德專場中,40萬以上成交的銅鏡2面,百萬元級別的銅鏡僅1面。翰海專場中,40萬 元以上成交的銅鏡有3面。相反34件無底價拍品,成交狀況不錯,憑藉價格的優勢吸引了一大批普通藏友。上海泓盛的銅鏡專場,總成交額則達1424.16萬 元,成交率高達83.52%,整場拍賣人氣十足,數面銅鏡在十萬元以上價位成交,其中一面海獸葡萄鏡以130萬元位列該場最高價。
  高端拍品方面,在北京翰海專場中以1495萬元成交了一面盛唐時期的海獸葡萄鏡。不過,拍前同樣備受關注的北京保利推出的唐代鳳鳥瑞獸花枝鏡,卻令人遺憾地遭遇流拍。中國嘉德的專場也有被寄予厚望的銅鏡遭遇流拍。
  遼金銅鏡創造該年代成交紀錄
  作為半年一次的大拍,這些成交體現出了市場的一些變化。雖然整體顯得平淡,但是遼金銅鏡的受歡迎,十分值得關注。
  受政策影響,目前拍賣公司不再對上拍銅鏡直接標註明確的年代,但對行家來說,並未影響到他們對拍品真實價值的正確判斷。在他們的推動下,遼金銅 鏡的行情正在悄然啟動。春拍中,位列中國嘉德銅鏡成交價第一位的就是一面遼代雙鳳紋鏡,此鏡圓形,圓鈕。主紋飾為兩隻鳳鳥首尾相接環繞鏡鈕。此面銅鏡原為 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的舊藏,最終以402.5萬元成交,創造了宋遼金時期銅鏡的最高成交紀錄。
  鑑於銅鏡拍賣目前的狀況,有藏家認為,平淡中隱藏著一定的利好因素,首先,一度高歌猛進的這一板塊將逐漸回歸理性,富含水分的市場價格也將趨於 回落,實現與價值的對等。其次,目前的狀況為藏友提供了很好的撿漏機會,上手門檻低,獲利的可能性加大。最後,市場的短時間停頓,將會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積 蓄更多的積極因素,當外部經濟環境轉變之際,銅鏡板塊將會迎來再度的繁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