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下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最大化石《群体海百合化石》。](http://collection.sinaimg.cn/cqyw/20121002/U5565P1081T2D87139F6DT20121001150211.jpg)
![玛瑙制成的《满汉全席》。](http://collection.sinaimg.cn/cqyw/20121002/U5565P1081T2D87139F7DT20121001150211.jpg)
亮點1
最大的石膏晶洞
它產自云南巍山,是從1000多米的溶洞中開採的,長3.4米,寬2.8米,高2.7米,合約25.7立方米,重32噸。由於石膏硬度只有兩 度,用指甲都能破壞,而它的圍岩硬度在五度左右,所以開採過程中不能使用任何的爆炸物品,開採、吊裝、運輸都有極大的難度。僅坑道挖掘和晶洞周邊圍岩的剝 離就用了100多人耗時3年多時間才完成。從坑道口到山外公路僅80公里的道路,用半人工半機械的方法,靠圓木一點一點移動,耗時三個多月才到公路邊。
亮點2
單「朵」最長的海百合化石
單朵長度達9.33米,整個石板長5米,高6米,棲息一顆完整的生長在同一根部的海百合化石。長枝和分枝構成一束奔放飄逸、婀娜多姿的圖案。海 百合是生長在海洋裡的一種棘皮動物,與海參、海膽等屬於一類,是無脊椎動物中較高等的類型,由於形態酷似盛開的百合而得名。海百合在地球上已經生長了五億 兩千萬年。
亮點3
最大的群體海百合化石
該化石挖掘於貴州省關嶺縣,屬於關嶺生物群的典型化石。周邊冠部花萼獨立可數的有238朵,中部聚集於一體的大小重疊的超過400餘朵,覆蓋及 幼小的花萼無法計算。它的總長達17.6米,高有4.8米,合計84.48平方米。整個化石出露在160餘米的山腳跟,取出這樣被大山壓住的化石是十多名 農民用了五年多的時間,採用愚公移山的辦法,一小塊一小塊挖掉山體取出來的。
亮點4
面積最大的三葉蟲群體遺骸化石
蝙蝠蟲完整蟲體長3-8cm,以尾甲形態似蝙蝠而得名。它是晚寒武紀的產物,距今五億到五億兩百萬年。多保存在質地細緻的泥灰岩和鈣質頁岩中。 由於其質地鬆軟,加之漫長的地質年代作用,極難形成大塊整版化石。展出化石產於山東萊蕪市,長3.38米,高1.85米,且無拼接而成為最大的三葉蟲群體 遺骸化石,包含了數千隻三葉蟲遺骸,多數是蝙蝠蟲化石。
亮點5
單塊天然石板含貴州龍最多化石
貴州龍是一種三疊紀爬行動物,在侏儸紀滅絕事件中滅絕,距今2.4億年,始於恐龍時期的最早期,因產於貴州省興義市而得名。
>>策展故事
三個老同學辦起博物館
奇石展的創辦人之一、蘭德集團董事長陸建華說,這個有關石頭的事業是他們三個老同學一起推動的,未來將在宋莊建一個自然博物館,將這些展品固定在這裡展出,希望實現人文藝術和自然藝術的有機結合。
從桂林冶金地質學院畢業後,陸建華經商,兩個同學一個去了美國,一個留校任教。幾十年過去了,三個人又都回歸了老本行——收集石頭。陸建華說, 最開始是受唐山邀請,出席2016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一直在準備當中,包括考察場地、博物館,拜訪收藏家,走訪礦洞等等,一直沒有著手買。偶然的機會遇 到宋莊鎮黨委書記李霞,於是受邀來到宋莊。從決定在宋莊辦展覽到開始收集石頭、租場地、布展,僅用了110天的時間。95%的展品由購買得到,5%來自石 友免費提供給展覽,共準備了2800多件展品,一次性投入2億多元。
陸建華介紹,畢業後去美國的同學一直從事礦產和化石研究,而陸建華自己的公司也是從事礦業開發、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的企業,他說,有兩位同學對石 頭質量的專業評估和判斷,加上自己集團的財力優勢,辦自然博物館推廣石文化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希望可以借此將人文藝術和自然藝術有機結合到一起。
採寫本報記者 周宇 攝影 本報記者 潘之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