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国宝档案》讲述扬州一枚青花瓷片的故事

扬州晚报

扬州出土的唐青花瓷片和“黑石号”上的青花瓷盘扬州出土的唐青花瓷片和“黑石号”上的青花瓷盘顾风在研究青花瓷片。央视截图顾风在研究青花瓷片。央视截图
  一场人与青花的奇妙相遇,打破了“青花始自元代”的传统理念;一艘沉没于遥远海域的唐代沉船,揭开了唐青花的神秘面纱;从中国扬州到印度尼西亚,唐青花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神奇之旅?昨晚,央视四套播出的《国宝档案》,为观众讲述了“青花奇遇记”。
  在扬州,人与青花的奇妙相遇
  打破“青花始自元代”的传统理念“中国秦汉时期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如同一首壮丽的史诗,书写着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昨晚节目一开始,央视主持人任志宏说,“今天的节目,我们就为您讲述一枚青花瓷片的故事,正如“一花一世界”的道理,通过这枚小小的青花瓷片,可以看到那条绵延了千百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如何的波澜壮阔!”
  1983年10月的一个下午,在扬州老城区的一处工地上,一个年轻人正弯腰在地上寻找着什么,他一手拿着小铲子,一手拿着蛇皮袋,不捡废铜烂铁,专捡砖头瓦片。他就是顾风,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因为父亲从事考古工作,从小耳濡目染对文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扬州是一座古城,老人们常说“挖地三尺必有宝”,当时的扬州正处于老城区改造的特殊时期,深知“地下有宝”的顾风,天天跑到工地上去捡宝。
  在昨晚播出的节目中,顾风出镜回忆了当年的情景:“在那个工地上,工人在挖土,突然发现一个白瓷片,我赶过去捡起来一看非常惊讶,是白瓷,里面是一个青花。”因为他当时有见过青花的经历,马上想到这个是早期的青花,再看胎釉特点,“当时认为是晚唐时期的。”
  现藏于扬州博物馆的这枚青花瓷片,正是顾风当年捡到的宝贝,它有口沿、腹部和底部,是一个基本完整的中国样式的碗。碗上描绘的青花,让顾风似曾相识,一下子想起一件往事。
  那是1975年的夏天,顾风的父亲顾敦信,正带领考古队员在扬州师范学院的基建工地上进行考古。从出土的器物来判断,这里是一片唐代地层。有一天中午,当考古队员们吃饭回来,却意外在土层里发现了一枚青花瓷片。顾风说,专家们基本的一个常识,青花是元代出现的一个瓷器品种,怎么唐代就有青花呢?可惜的是,在那片唐代地层里,再也没有发现第二枚青花瓷片。
  一晃8年过去了,那枚青花瓷片仍然默默躺在仓库里,没人能说得清它的身世。在古陶瓷界,“青花始自元代”的理念,也从未有人质疑过。只有找到更多的唐青花瓷片,才可以证明唐代就有青花瓷器,从而打破“青花始自元代”的旧有理念。
  顾风1983年在老城区捡到的青花瓷片,正是对8年前那枚青花瓷片的有力支撑。经过研究,顾风惊喜地发现,两枚青花瓷片有着相似的胎釉,相似的花纹,很显然,它们是出自同一时代的唐代青花瓷片。它们的存在,打破了“元青花是中国最早青花瓷”的传统认识,把中国青花瓷的历史提前了数百年!
  3件唐青花为何出现在“黑石号”上?
  极有可能是从扬州装船出海的
  自从发现了唐青花瓷片,顾风捡瓷片的热情更高了,之后的几个月,他又捡到了几枚唐青花瓷片。可是,几年过去了,人们能够发现的,也仅仅是唐青花的瓷片而已,完整的唐青花瓷器在哪里呢?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遥远的印度尼西亚海域,3只完整的唐青花瓷盘,正安静地躺在深蓝的海水中。
  1998年,一艘沉没于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的沉船被打捞出水,因为沉船附近有一块巨大的黑石礁,人们为它取名“黑石号”。经研究,“黑石号”是一艘阿拉伯人制造的帆船,船上装载的60000多件器物,基本上都是中国制造,其中大部分是瓷器。在这些瓷器中,专家发现了一只写有“唐宝历二年”的碗,由此推断,这是一艘唐代沉船。
  让人们惊喜的是,“黑石号”上出现了3件完整的青花瓷盘。盘心画有菱形框,周围绘有棕榈形叶片,边沿为仿唐代金银器的内起四棱。其色彩素雅清淡,呈现出梦幻般的蓝色。与扬州发现的唐青花瓷片相比,它们的器形特点相似,其青花图案虽略有差异,却有着相同的胎釉特征。
  得知“黑石号”上发现唐青花的消息,顾风既惊又喜。喜的是,终于发现了唐青花的完整器,“青花始自元代”的旧理念不攻自破;惊的是,怎么会在如此遥远的印度尼西亚发现唐青花?“黑石号”上的唐青花瓷盘与扬州发现的唐青花瓷片,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
  正当顾风寻找答案的时候,“黑石号”上的扬子江心镜引起了他的注意。史书记载,唐代时,扬州是铜镜的重要产地,其中尤以扬子江心镜最为著名,扬州地方官每年都将此镜献给皇帝作为贡品。
  由扬子江心镜,顾风想到,既然黑石号上的扬子江心镜来自扬州,那么有理由推测:三件唐青花瓷盘也极有可能是从扬州装船出海的。
  通过翻阅史籍,顾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唐代扬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无论是北上京城,还是南下远航,扬州都是必经之地。繁荣的海上贸易,吸引了众多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前来经商。留存至今的伊斯兰教清真寺、普哈丁墓、唐代三彩胡俑和骆驼俑等文物遗迹,都是阿拉伯人曾经在扬州生活的印迹。
  扬州不仅手工业发达,是铜镜和金银器的重要产地,还是各种瓷器的集散地,来自中国各个窑口的瓷器在这里汇集,如当时著名的长沙窑、邢窑、越窑等窑口的瓷器就都是在扬州装船出海的,据此推断,3件唐青花瓷盘很可能也是在这里被装上了“黑石号”。
  唐青花数量为何非常稀少?
  可能是当时试生产的一个小品种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与“黑石号”上大批的长沙窑瓷器相比,唐青花的数量为何如此稀少?就连在扬州找到的唐青花瓷片,也是屈指可数。
  对此,顾风认为,“唐青花很有可能是当时试生产的一个小品种,正在向海外推广,接受市场的检验。”据顾风介绍,直到现在为止,连完整器和瓷片总数在20多件,扬州的遗址挖了那么多,才出土了那么点。另外,“黑石号”上6万多件瓷器当中,也只有这3件。
  从中国扬州到印度尼西亚,“黑石号”上的三件唐青花瓷盘,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神奇旅程?
  原来,“黑石号”从扬州出发后,到达广州,在广州做最后的补给和包装,然后在那里等待冬季季风的到来。大概在这一年的阴历年底,“黑石号”趁着东北季风盛行的时机扬帆启航,准备沿海上丝绸之路返回自己的出发地。
  不幸的是,“黑石号”从广州出发20多天后,就在印度尼西亚海域的勿里洞岛附近沉没了。专家推测,“黑石号”有可能撞上了附近的一块巨大的黑石礁,3件珍贵的唐青花瓷盘由此沉入海底。
  记者 陶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