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畫家創作:該走自己的紅毯

 和訊網 

李公麟筆下白描的馬,被“牽”到了紅地毯上。這是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洪健的新畫作《甲午傳統研習系列》(見圖①)李公麟筆下白描的馬,被“牽”到了紅地毯上。 這是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洪健的新畫作《甲午傳統研習系列》(見圖①)在今年上海的藝博會上成為了明星展品之一。然而令洪健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天一位外地的朋友發給他看了一張西北畫家類似的“走紅毯”畫作,只不過李公麟的馬換成了韓幹的馬,再加上了一個交通標誌(見圖②)。在今年上海的藝博會上成為了明星展品之一。然而令洪健沒有想到的是,這兩天一位外地的朋友發給他看了一張西北畫家類似的“走紅毯”畫作,只不過李公麟的馬換成了韓幹的馬,再加上了一個交通標誌(見圖②)。
網絡時代,對於一個畫家來說,獲取資訊實在是太簡單太容易了。 “老李”換成“老韓”,究竟算是模仿,還是抄襲,抑或是創新,每個人似乎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但是對於一位畫家來說,卻應該走好自己的“紅毯”而不是別人的。
在中國的傳統繪畫中,臨摹是最為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吸收別人的成熟技巧,而且要從別人處理題材及表現方法上作全面的研究,通過臨摹而達到深刻的理解和體會,這是許多畫家成長中的重要一步。 但臨摹是學習,不是創作,今天學習臨摹是為了明天能跳出來,形成自己的面貌。 臨摹更不是抄襲。
在業內,對於書畫創作的抄襲,歷來就形成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
■ 一種認為凡是藝術就一定要是全新的創作;
■ 一種認為藝術也可以互相借鑒和學習,甚至可以是“向大師致敬”。
“向大師致敬”沒錯,事實上,許多大家都曾模仿過經典,以及受到過前輩名家的影響。 據業內專家介紹,廣東省美術館收藏的清代畫家華喦的《楊貴妃肖像圖》和近現代畫家黃君璧的《楊貴妃肖像圖》,相似度達到99%。 黃君璧把華喦原畫上的款都照搬了一次,同時也落了自己的款,這也顯示出黃君璧對於前輩畫家的尊重。 但如果把臨摹的作品當做自己的作品來展現,忽略了以往畫家的創作成果,當然就有抄襲之嫌。
應該說,書畫的創作並不一定要全部原創,也可以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所做的革新、改良、改造。 但是抄襲與這種革新和改良截然不同,抄襲者模仿其他作品,簽自己的名字,讓市場對於創作的本源不甚了解。 近年來,有關畫家抄襲的事件屢屢發生。 甚至還發生過畫家被攝影師起訴到法院的事情。 最終法院判決,畫家侵犯了攝影師享有的改編權,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法律責任。
如果我們的畫家習慣了抄襲,那會對於整個繪畫界產生怎麼樣的影響呢? 讓我們不妨來看看曾經的大芬村:從一家畫廊走出的畫工,在大芬村再租個牆面就可以“另起爐灶”開張,也不用營業執照,業務員也把客戶帶走,直接拿複製品去賣,不斷被“挖牆腳”,結果導致整個大芬村成為了書畫複製的代名詞。 最終畫家只能感到既沒有成就感,也談不上安全感,更不用說幸福感。
採訪洪健的時候,他曾經說過,畫中多出來的紅毯是種隱喻,代表了他長期以來的思考——傳統的路該怎麼走。 其實對每一個畫家來說,都應該思考一下走好自己的“紅毯”。 楊羽
來源:新民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