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精微透雕裡的人間佛國


壺山雅集壺山雅集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
東南網9月12日訊(本網記者)2006年10月,在莆田舉辦的首屆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上,一件巧奪天工的微雕作品吸引了眾多客商的眼球。
這件微雕材質為橄欖核,在這個高不足5厘米、最寬處不足3.5厘米的微小空間裡,不僅“集結”了《清明上河圖》裡的103名人物,而且將小橋、流水、建築、牛馬等風物刻畫得纖毫畢現、栩栩如生,令人咂舌稱奇。
據說,該作品創造了國內橄欖核雕的收藏成交紀錄,至今仍無人打破。 它的作者便是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莆田木雕傳承人林建軍,當時他年僅27歲。 《清明上河圖》的成功,讓林建軍受到啟發。 從2006年開始,他將創作重心聚焦在莆田木雕的特色技法“精微透雕”上。
10年來,從普通的木頭到名貴的沉香,從橄欖核上的《清明上河圖》到檀香上的《五百羅漢》,林建軍運用嫻熟精湛的技法,重構了“精思、微妙、透徹”的獨特雕刻語言,不斷地突破局限和原有的禁忌,在那些極其有限的空間裡,講述著“大千世界,人間佛國”的故事。
“年輕老師傅”的“微雕路”
林建軍,1979年出生於中國工藝美術之鄉莆田。 因為外表俊朗,面容清秀,凡是與他初次謀面的人,往往都難以相信,年紀輕輕的他,在莆田的木雕行業卻早已被公認為“年輕的老師傅”。
1995年,在一位從事木雕的親戚的介紹下,16歲的林建軍正式走上木雕從業之路,而當時選擇這條路的緣由,僅僅是為了養家糊口。
天賦異禀再加上比常人幾倍的刻苦,讓林建軍迅速掌握了圓雕、透雕、鏤雕等莆田傳統木雕技法,原本滿足生存需要​​的動因逐漸轉化為對木雕藝術的熱愛。
十年磨一劍。 10年苦學,林建軍的技藝逐漸獲得了本土木雕業內的認可,在同齡的木雕師傅中嶄露頭角。 儘管如此,林建軍還是強烈地感覺到了向上的“瓶頸”,他發現,僅僅莆田一個地區木雕從業者便有不下10萬,如果放到全國范圍的話,自己是何其渺小。 如果自己創作的木雕作品沒有與眾不同的“辨識度”、還是隨波逐流的話,那麼再大件的作品也會被淹沒於人才濟濟的“木雕海洋”中。
如何突破現有的瓶頸呢? 如何闖出一條木雕藝術的差異化道路呢? 林建軍陷入了思考。
此前,木雕創作之餘,為讓自己的雕刻技術不斷精進,林建軍往往在橄欖核上練習雕刻。 有一天,他用橄欖核創作出了一尊達摩祖師的粗胚,達摩祖師雙手高舉,做獅子吼,神態誇張,極具表現力,林建軍越看越喜歡,這時他腦中突然靈感閃現:專注創作木雕中的微雕,何嘗不是自己日夜思考的突破之門? 
無意中的激發,讓林建軍彷彿看到一條全新的大道在腳下延展。 於是,他開始鑽進檔案室、圖書館等,從浩瀚的藝術史裡尋找微雕的蛛絲馬跡,結果他發現,原來綿延千年的莆田木雕歷史中,曾經盛行一種名為“精微透雕”的獨特技法,就是在狹小的木頭空間裡,用精巧的構思、微妙的技法和透徹的表現手法來演繹人生百態,隨著對這段歷史的逐漸明朗,林建軍覺得未來的方向也逐漸清晰起來,那就是“重拾淹沒在莆田木雕史的精微透雕傳統,將其發揚光大。”
然而,除了莆田木雕的歷史傳承外,促動林建軍真正走上精微透雕之路的誘因則是緣於橄欖核雕作品《清明上河圖》的成功。
橄欖核上繪“清明上河圖”
2006年,為了檢驗和總結自己在微雕技法上的成熟程度,林建軍給自己下了一個任務:在橄欖核上完成表現上百個人物生活圖景的“世間百態圖”。
素材的來源,林建軍選中了名畫《清明上河圖》,將該畫作其中的一段搬到橄欖核上。 敢於挑戰自己的林建軍最終選定了103個人物,同時選中的還有這些人物活動該有的橋​​樑、河流、房屋、牛馬車等景象。
一個比拇指稍微粗胖一點空間,要容納一個百人生活場景,在常人的眼裡,這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對林建軍來說,創作就是不斷地逼自己,如果完成不了,微雕這條路就走不通了。 選中一個體積較大的橄欖核,林建軍開始了跟自己較勁似的創作,從第一刀開始,雕刻、打磨、開臉等等,一共斷斷續續持續了半年,下刀不知幾十萬次,一個大千世界裡各司其職、各顯神通的芸芸眾生相在一個微小的橄欖核上展現了出來。
在中國首屆海峽(莆田)工藝品博覽會上,林建軍的核雕作品《清明上河圖》可謂驚艷亮相,博得了眾多客商和藝術家的一致激賞,並創造了核雕收藏的一項紀錄。
但恰恰是難以企及的高峰,讓林建軍又強烈地感覺到“到頂了,該怎麼突破”的憂慮。 林建軍告訴記者,核雕的局限性較為明顯,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果核,它們的體積永遠是受到限制的,例如橄欖核,100多名人物的演繹已經是最大限度的了,從而限制了藝術表現力的發揮。
由此,林建軍便更加堅定了選擇精微透雕的道路。 因為,精微透雕取材廣泛,除了果核之外,更多的是各種木頭,木頭體積之大小可以自由選擇,在上面發揮的空間便可以無限放大,不僅彌補了核雕的空間局限,而且讓自己的微雕技法得以更為自在地發揮,讓自己的創作思維得以更為自由地翱翔。
從2006年開始,林建軍開始從傳統大型木雕、核雕向木雕裡的精微透雕轉型,開啟了林建軍精微透雕創作的另一個“精進十年”。 從今年開始,林建軍再次挑戰自我,對20年的雕藝生涯做一個“藝術小結”,這次他給自己選中的題材是演繹人間佛國的“五百羅漢像”。
半米老山檀演繹“五百羅漢”
據載,精微透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在我國木雕藝術領域佔據重要的一席之位。 現今,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現仍存有多件珍貴藏品,均係雕藝大師運用“精微透雕”手法細琢而成,細緻觀察可見其做工精細,巧奪天工;層次疊嶂,自成一界。 而且,“精微透雕”手法尤擅對人物形態刻畫,只見鬚眉畢現、衣紋清晰、生動細膩、形神兼備,在微小的雕琢中見大千世界之玄妙。
在林建軍眼裡,精微透雕的內涵在於“精思、微妙和透徹”,即創作之前,對待一塊木材,要有精巧的構思,賦朽木以靈魂;創作過程中,要展現作品人物和題材上的微妙技法,充分勾勒藝術品散發的靈氣;創作結束後,整個作品要能具備深邃意義的透徹表達。
為將精微透雕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發揮到最大,憑著過硬的雕功,林建軍從一開始便將木雕原料鎖定在沉香、檀香等名貴木頭上。
於是,我們看到,在藏於林建軍精微透雕工作室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林建軍的“精思、微妙和透徹”的藝術主張:《事事如意》,在一塊寬約一米的老山檀香木上,中間林建軍雕出了一頭雄獅,雄獅周圍分佈著56頭造型各異的小獅子,象徵著大中華的56個民族;《竹林七賢》,在一塊半米多高的紫檀木上,外表上看過去它是一個筆筒,在筆筒的下方,鏤空處,魏晉著名的七名雅士在一片竹林中,或站,或臥,或蹲,或對月當歌,或飲酒,或撫琴,將文人的自由灑脫淋漓盡致刻畫出來……
從2006年以來,隨著精微透雕逐漸在全國木雕領域裡頻頻獲獎,林建軍也聲名鵲起,成為了木雕行業裡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從側面證明了林建軍當初選擇的正確,也反襯了精微透雕的獨特性正逐漸為世人和藝術品市場青睞。
儘管名聲日隆,類似“莆田木雕界的型男”等稱呼不脛而走,但林建軍似乎永遠還是那麼深居簡出,保持著一幅不苟言笑的狀態;而似乎永遠也無法安於現狀的林建軍仍然不滿足,他覺得該狠下心來給自己20年的藝術生涯好好總結一番了,該做一件精微透雕的大作品了。
他將一塊收藏了5年的印度老山檀香拿了出來,這塊檀香半米多高,寬不足40厘米,實心,穩重,是難得的好料,他覺得就是它才能完成自己的藝術理想。 構思也是水到渠成,在他的眼裡,這塊檀香,便是一個“五百羅漢”聆聽佛陀靈山講法的“人間佛國”聖境。
第一刀是在今年3月份下去的,林建軍給自己5年的時間,每個羅漢人物非經過深思熟慮絕不予以表現,利用見縫插針的時間,在將近半年的時間裡,這塊檀香的上半部已經呈現出了佛陀和200多個羅漢的粗坯造型,只見佛陀高坐山頂,達摩面壁思過,其他羅漢錯落有致,靈山奇花異草遍植,彷彿有奇香瑞雲環繞,一派空靈歡喜的極樂世界,檀香的下半部,林建軍正準備開始動刀,他要藉用“五百羅漢”的形象,繼續講述精微透雕的“人間佛教”的故事,也許他追尋的境界,乃是《華嚴經》中佛陀講法的“在一粒微塵裡,蘊含著三千大千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