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姑蘇繁華圖》:乾隆年間蘇州城鄉景觀紀實畫

 大洋網-廣州日報

《姑蘇繁華圖》《姑蘇繁華圖》
鎮館之寶
《姑蘇繁華圖》——
清代畫家徐揚所作的《姑蘇繁華圖》,原名《盛世滋生圖》。 根據史料記載,此畫歷經三年的時間,於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959年)最終完成。 徐揚,字云亭,世居蘇州,曾經參與過《蘇州府志》、《蘇州府城圖》、《蘇州府九邑全圖》、《姑蘇城圖》等地圖的編繪,作為畫院的畫家,曾多次陪同皇帝下江南,對聖意頗為心領神會。 他憑藉自己對家鄉歷史、文化與地理的諳熟,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技法創作而成反映當時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市井風情的《盛世滋生圖》,並進獻給乾隆皇帝,自書跋語說:“有感國家治化昌明,超軼三代……幅員之廣,生齒之繁,亙古未有”,是為“圖寫太平”,歌頌“帝治光昌”。
這幅畫作可謂精確而詳細地描繪了乾隆時期蘇州的城鄉景觀。 畫面自靈巖山起,由山下的木瀆鎮東行,過橫山,渡石湖,入姑蘇城。 再自荮門出閶門外,轉入山塘街,至虎丘山止。 明清時期的蘇州是江南著名的大都會,但可能是由於城區內的狹小和管理問題,當時蘇州最發達的商貿中心並不在城內,而是閶門城外至楓橋鎮的那一段地區。 《姑蘇繁華圖》將閶門作為重點加以描繪,並將這部分景緻安排於圖卷接近尾聲的高潮位置。 在沒有照相機的18世紀,《姑蘇繁華圖》非常可貴地為我們記錄下了閶門商業繁茂的景象。 整個畫麵包括太湖至虎丘近百里的風光山色,共計四千八百餘人,二千一百餘棟房屋,三百餘艘舟船。 畫中人物或飲宴祝壽、或嫁娶成婚、或科舉應試、或授業讀書、或耕作於田間、或行吟於道上,誠為人間天堂姑蘇城市民生活之生動寫照。
這幅作品曾經被著錄於《石渠寶笈續編》,一直保存於清宮,20世紀初被溥儀盜運出宮,輾轉運到長春的偽滿“皇宮”。 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它被前蘇聯紅軍截獲,然後移交給東北博物館,即後來的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上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出版,這幅畫為世人所熟知,被譽為是《清明上河圖》之後中國繪畫史上第二幅描繪城市景觀的紀實佳作,也是研究250年前乾隆盛世的寶貴資料。 文圖/記者金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