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越位0.4厘米:漢匈奴破虜將軍司馬印險遭黃牌

揚子晚報

圖印為弘毅先生藏印,由弘毅先生提供。圖印為弘毅先生藏印,由弘毅先生提供。
津門大風堂主古印璽收藏家金石家孫家譚先生,人稱弘毅先生,一次在上海相聚,在座有上海古印收藏家韓世傑、朱棟樑,孫先生談起收藏古印的“瘋子”行為,和“思接千古,與古人遊”的樂趣,讓人神往。
孫氏藏有“漢匈奴破虜將軍司馬”印,巨型駝鈕,印面2.8厘米見方,屬漢官印經典。 此為漢代向匈奴首領頒發的官印,殆無疑義。 但是此印明顯踰制。 弘毅先生歎曰:“28mm尺寸,竟然與漢天子印璽規格同”! 漢朝向匈奴頒發官印始自漢宣帝甘露年間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朝,《漢書·食貨志》載:“宣帝始賜單于印璽,與天子同。”目前所見匈奴印遺存,是漢以及魏晉政權頒發給匈奴各部的。 王國維輯存過“匈奴邦相”印,黃國璋考訂為戰國時趙國頒給匈奴之印,猶待考察。漢帝日常使用的有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史稱“乘輿六璽”,漢帝璽今已無存,僅見有“皇帝信璽”封泥一種。 “皇后之璽”遺存一枚,是1968年陝西咸陽渭河北原發現的,邊長約2.8厘米,由此可知帝后璽規格,孫氏藏印竟然同於漢代帝后璽尺寸標準。 讓人詫異。
難道此印是匈奴自製? 史載漢代早期,由於劉邦平城白登之敗,跟匈奴簽署了和平約法,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雙方平等,約為兄弟之國。 匈奴在漢奸中行說的策劃下,回復大漢的信與印,都要大一柞,以打擊漢朝的天然優越感,所以假設踰制印出於匈奴或可成立,但本印首字為“漢”,已表明此印屬大漢所頒;大漢頒發給匈奴的印,從邏輯上怎麼能自己坑爹自己,超越體制,讓一個破虜將軍司馬制同天子?  東漢以前官印絕大多數是2.4厘米,尺寸大小有嚴格規定,這是否意味著東漢或東漢末就沒這麼嚴格?
收藏研究中有一個永恆命題:新出的奇特東西,與原先思維定式之間的永恆的博弈,傳統的結論或“定理”,到底是用來判斷新事物的律令,還是本身就有待被新實物所驗證? 此印東西開門,所以推測漢朝內部製度固然嚴格,但不等於沒有例外。 比如,對於匈奴鮮卑西羌的歸順酋長,漢王朝一直存在一個比較融通的封爵方式,就是沿襲原來爵位稱號,但列入漢朝爵位管理序列的時候,折算成漢廷的對應爵等。 北族以部族為單位,有時候一個部族酋長,也就幾百號人,也算一個王,這個的王歸順漢朝之後,漢朝還是喊他“某某王”,尊重北俗,但頒發某“王”印的時候,在爵位待遇上並不等同視為漢王朝的諸侯王。 這就產生了一個雙制執行過程中錯位的可能性。
萬般資料的推測不及實物乾脆利落的一擊:《天津藝術博物館藏古璽印選》收錄“漢匈奴惡適姑夕且渠”印,印面尺寸2.4厘米見方;日本有鄰館藏“漢匈奴惡適姑夕且渠”印,邊長2.3厘米;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藏東漢“漢匈奴栗借溫禺銅印”,寬2.4厘米,長2.3厘米;1956年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西漢滇王之印”金印,邊長2.4厘米。 都合製,且慢,“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縣後子河鄉上孫家寨村漢墓群一號墓中出土一枚銅印,方座,駝紐,陰刻篆文'漢匈奴歸義親漢長'八字。印通高2.9,邊寬2.3。”(《青海上孫家寨匈奴墓》,《文物》1979年3期)2.9厘米! 與弘毅印的2.8厘米,可屬同類。 至此,孫印不孤。 可見實物收藏的意義,本就應該補充那些從理論到理論的學術研究。 文/老趙(上海文化學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