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刻銅墨盒的收藏三要素

 收藏快報
图1 集多种印文于一身的墨盒 圖1 集多種印文於一身的墨盒 图2 朱德题词的墨盒 圖2 朱德題詞的墨盒
江蘇泰州 趙玉剛
  我國的刻銅藝術起源於商代。其中,集書畫藝術與雕刻藝術於一身的刻銅墨盒至清代中晚期才盛行,並將刻銅藝術推向頂峰,馳名中外。《天咫偶聞》中 記載:「墨盒盛行,端硯日賤。宋代舊玩,不逾十金,賈人亦絕不識。士夫案頭,墨盒之外,石硯寥寥。」刻銅墨盒所受青睞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故其又享有「最 後的文玩」之稱譽。
  筆者歷經蒐羅整理,集藏了近千方名貴墨盒,根據多年收藏的經歷和探討研究所得的經驗,略敘三點關於刻銅墨盒收藏的要素,以饗讀者。
  一、關注名家、名刻、名制。因為刻銅墨盒融鏨刻、鑲、磨等工藝於一身,匯繪畫、書法、詩詞、印章成一器。它凝聚著書畫名家和刻銅高手的共同心 血,為聯袂之作。在我的藏品中,書畫名家有陳師曾、劉春霖、齊白石、陳半丁、徐世昌、王雪濤等,他們的書畫作品相繼被搬上了盒蓋。書法鏨刻更是呈「百花齊 放」,有鐘鼎文、石鼓文、瓦當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等;刻銅高手有「刻銅聖手」陳寅生、姚茫父、張樾丞、張壽臣等;名作坊號有「萬豐號」、「同古 堂」、「萬禮齋」、「古松齋」等。
  二、刻銅墨盒不僅是文房用品,也是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在我的藏品中,從材質角度看,有紫、白、黃銅、純銀、黃銅鍍銀之分,更有將紫、黃、白銅集 於一身的「三鑲」工藝;從造型上看,有圓形、橢圓、扇形、方形、古琴形、書卷形等各種形態;從大小尺寸看,既有「彪形大漢」型,也有「袖珍迷你」型。故設 計新奇、造型特異的墨盒當屬精品之作。
  三、「去粗取精」,研讀刻銅墨盒的歷史符號,解析豐富的文化內涵。刻銅墨盒不僅是文人雅士、商界學堂的必備物,也是慶賀壽誕、喜結良緣、工程竣 工、勵行明志等餽贈之物。因筆者也熱衷於紅色藏品的收藏,故一方早期由「陝西省軍區制」、朱德題詞的墨盒尤讓我愛不釋手。盒面的通體刻銅銘文是「虛心學 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和軍事技術水平,使自己成為人們解放軍的優秀戰士」,銘文遒勁有力,結字秀麗,更為祖國的「鋼鐵長城」作出最好的詮釋。
  如今,刻銅墨盒雖然淡出了我們生活的視線,但它因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歷史價值成為收藏界中的「驕子」。它高歌著「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也激發著筆者繼續認真學習,繼續強大著「最後的文玩」的群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