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鑑藏:弓和弩哪個發明更早

金羊網-新快報

■馬未都 觀复博物館館長■馬未都觀复博物館館長■清雍正粉彩狩獵圖將軍罐高42厘米觀复博物館藏■清雍正粉彩狩獵圖將軍罐高42厘米觀复博物館藏■清雍正粉彩八仙紋筆洗口徑23厘米觀复博物館藏■清雍正粉彩八仙紋筆洗口徑23厘米觀复博物館藏
“六藝”按照順序來說,是禮、樂、射、藝、禦、書、數。 第一是道德修養,第二是自身的素質培養,第三是技能,本篇要的講的就是技能。 引申到今天的社會中, 技能可以說是一種專業。對一個人來說,這個專業對他的醫生都是有好處的,我們的社會分工越來越詳細,跟古代社會有些不同,古代社會在技能方面的範圍比較窄,比如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射是一種軍事技能,歷史上戰爭非常多,每個人都應該掌握基本的技能。
弓弩是冷兵器之王
古人說,“兩軍相遇,弓弩在先”,因為弓弩能射出一定的距離、狩獵是遠古時代人類謀生的手段,弓的發明早於弩。 古人很早就發現遠距離獵取獵物的時候需要藉助工具,最早是石塊,可以撿起一個石頭就投擲出去還有其他的工具,比如棍棒。 到了遼金時期,少數民族會有一根木頭,木頭上拴一個皮繩,皮繩牽頭有個金屬物或是石頭,這叫“骨朵”,掄圓了以後打出去,打得非常準,捕獵兔子、狐狸這種小動物非常有效。 古人發現當一個木質的或竹質的弓體上弦以後能夠拉開張力,射出箭,所以覺得這個兵器非常有效。
人類文明史中,冷兵器時代遠遠長於熱兵器時代,弓弩算是冷兵器之王,跟以前講過的利兵器和鈍兵器不一樣,他是一種發射兵器,在一定的距離內有殺傷力,所以掌握這種技能對當時的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除了做一些軍事準備以外,射藝更重要的是對平時生活和素質的訓練。 射箭的時候,人需要全神貫注,需要對事物有判斷力。 不要以為射箭很簡單,真的持弓箭的時候,就知道射中靶子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不要說射中靶心了。
射在古代是一項專門的技藝
這件瓷器(左上)是大家都熟知的將軍罐,他的得名是因為造型像一個穿著盔甲的將軍。 將軍罐是清初從康熙到乾隆非常流行的一個造型。 這件將軍罐的彩瓷是雍正時期的粉彩,畫在青花上,這種畫法非常少,看著非常艷麗。 上面是一幅狩獵圖,有騎馬射箭的圖像,這只是打獵,或者說只是平時的一個訓練,不是戰爭的場面。 射在古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除了有軍事目的,還有生產目的。 這個工具當時還不能說是兵器,應該只是一個工具,後來逐漸引用到戰爭當中。 人類發現,用弓把箭射出去的時候自己的一部分能力得到了延伸,這個能力就是一個技巧。
這是雍正時期的一個筆洗(左下),使用的痕跡非常重,保存的狀態不是很好,唯一的好是他的畫片。 畫片的顏色非常豐富,畫了八個文物,就是我們熟知的“八仙過海”。 通過這樣一個東西,我們可以更深層次地了解技能的含義。 射在古代是一項專門的技藝,是一個人維持生命的保證。 比如古人需要學獵殺動物,雖然今天是不提倡的,但古代是要藉此保證自己的生存質量;再比如一個國家需要用到一種武力保持國家的安全,後來延伸為一種技藝,然後發展為一項體育運動。 今天的技藝很多,“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每個人的技藝不同,生活中不管去學習什麼,不管學習的是抽象的理論還是實際操作,都應該在專業技藝中達到個人努力的高峰。
1
觀復學堂
成語“有的放矢”中的“的”是什麼?
馬未都評:“的”是漢語中最常用的詞,出現頻率最高的念“de”,還有一個發音是“di”,比如“的確”。 “有的放矢”這個成語中的“的”念“di”,是指靶心。 這個字很有意思,我們可以拆開去解讀,“的”字的左邊是“白”,本意是指大白天,射箭都能看得見,右邊是“勺”,這個字的古音就念“di ”,是指“一點點”,比如一勺粥,一勺湯,只是舀了一點出來。 合起來“的”就是白天中的一點,就是靶心,古人說“有的放矢”就是得有靶心。
2
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的“飛將”指的是誰?
馬未都評:唐詩中有很多著名的詩句,邊塞詩是其中一種類型,因為當時國境處經常要打仗,所以很多文人奔赴前線,留下很多邊塞詩。 “但使龍城飛將在”出自​​王昌齡的《出塞》,這是唐詩中最著名的邊塞詩之一,詩中的“飛將”說的是李廣將軍。 李廣非常有名,他從小臂力過人,一生中非常喜歡射箭,而且有射箭之癖好。 這首唐詩寫得非常動人,一開始說“秦時明月漢時關”,是互文用法,用的是名詞的堆砌。 一般來說詩人都不敢這麼去寫,他用了這兩個堆砌,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這些景像都沒有變,變的只是人和時代。
除了這首詩之外,著名的邊塞詩還有盧綸的《塞下曲》四首之一,其中“將軍夜引弓”中的“將軍”說的也是李廣。 李廣將軍一箭射出去,箭直接就扎進石頭里了。 史書上有這樣的記載,唐朝人才寫了這樣的詩。 不管他是史籍上的描述還是文學中的描寫,對於今人來說都是一個精神支柱。 在今天的社會中,掌握一門技藝或者說數門技藝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說“藝不壓身”或“技不壓身”,多一門技術可以走遍天下。 很多技術是會逐漸過時的,由於新技術的提高,很多東西就要重新學習。 人一生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很少的,更多的是走上社會後學到的技藝。每個人都依賴自己的技藝生存,不管是做什麼的,自身的這門技能應該掌握好。 不要認為普通的事情不講技藝,越普通的事情越包含很多道理。 比如說拾荒,很多人在社會中是靠拾荒生存的,我們可能覺得這沒什麼技藝可談。 我注意觀察過,拾荒人知道什麼東西在什麼地方出現,這就是長時間積累的經驗,最後變成謀生的手段。 在社會的任何一個層面生存都會有一種潛在的技能,就看你努力不努力了。
3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中,射箭項目的射程是多少米?
馬未都評:射箭從最早的謀生手段演化為戰爭用的武器,再到當代變成了一項運動,還被列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中。 一般人會忽略射程這個細節,非常、專業人士有時候對距離沒有概念。世界錦標賽的射箭規矩跟奧林匹克不一樣,男子射箭世錦賽的競賽規則跟女子也不一樣,它的預賽射程是:
男子:90米、70米、50米和30米
女子:70米、60米、50米和30米
之後的淘汰賽和決賽中,男子、女子和團體賽均為70米,所以奧林匹克就把70米定為射箭的標準射程。 有一件事情挺讓人遺憾的,射箭說起來是中國一個非常傳統的文化,不管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狩獵、戰爭還是到了後來變成一種體育和考核。 比如唐代武則天時期就開始設武舉人,要考射箭,唐以後歷朝歷代都將其作為一門宮廷的考試,民間射箭也有這種比賽和考核。 但是我們近些年把這門技藝給丟了,能夠射箭好像全是專業的人士,很少有業餘的喜歡射箭。 我們業餘都去打高爾夫、 打網球去了,對這種枯燥的體育訓練大家興趣不足,而恰恰是我們的鄰國韓國非常普及。 現在奧運會比賽中韓國選手佔優勢,他們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大賽中獲得很好的成績跟其運動的普及和投入有關。 希望將來中國人能夠在射箭方面奮起直追,把過去的榮譽奪回來。 我們真的應該多多地關注射箭這項運動,不僅僅是為了摘金奪銀,更多的是為了銘記我們祖先的傳統和精神。
(據《醉文明》 收藏馬未都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