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相處,需要多一點幽默感。 幽默不是能言善道,幽默是風趣、機智。 其實,古來的禪師沒有一個不是幽默大師。 禪,就是幽默;幽默,才有禪味。 幽默是人際相處的潤滑劑,是人間智慧的花朵,一句幽默的話語,妙用無窮。 試舉幽默的妙用如下:
幽默可以展現機智。 清朝名臣紀曉嵐,才華橫溢,文思敏捷,性格詼諧,經常語出驚人。 紀曉嵐中進士後當了侍讀學士,很受乾隆皇帝的賞識。 有一天,皇上遲到,紀曉嵐對同僚說:“老頭子怎麼還不來?”誰知乾隆皇帝剛好聽到這句話,龍心不悅,問道:“誰在說話?老頭子三個字如何解釋? ”侍讀學士們嚇得趕緊匍匐於地,不敢出聲。 紀曉嵐卻從容地脫帽,跪答:“臣認為萬壽無疆便是老,萬民之主是為頭,父天母地便是子。”乾隆皇帝聽到這麼無懈可擊的機智回答,不禁轉慍為喜,對紀曉嵐不罰反賞。
幽默可以化解尷尬。 民國初期,善於宣說法要的圓瑛法師,每次講經都是座無虛席。 有一次法師講經圓滿後,維那師(主管寺院一切佛事唱念的僧侶)本應呼喊:“打引磬(寺院中所使用的打擊樂器),送法師回寮!”但一時太過緊張,竟然喊成:“打法師,送引磬回寮!”圓瑛法師本來應該說“不消送”,但他聽了維那師這麼一喊,馬上回答說:“不用打,我自己回去! ”舉座大眾聽到這麼幽默的話,不禁哄堂大笑,維那師的尷尬就在圓瑛法師的機智幽默中,化解於無形。
幽默可以製造歡樂。 幽默不是惡作劇,更不是整人,幽默要能讓對方會心一笑。 有個小兵,出外買了兩隻鴨子,提在手上。 回營時被團長看到,團長問:“手上拿的是什麼東西?”小兵一緊張,答道:“報告鴨子,我提了兩個團長。”團長說:“我很重的,你拿不動!”一場幽默的對話,引來旁觀者哈哈大笑。
幽默可以感動人心。 幽默要諧而不謔,不能傷人,有幽默感的人都懂得自我解嘲,而非諷刺別人。 宋代的石曼卿學士,有一次出遊,侍從不小心驚嚇到了馬,讓石曼卿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侍從擔心受罰,但石曼卿只是溫和地說:“好在我是'石'學士,如果是'瓦'學士,豈不要摔破了。”一句幽默的話語,既能化解別人的難處,更能感動人心。
以往女子嫁人,都講求門當戶對,現在則注重對方的幽默情趣。 一個生性幽默的人,善於製造歡笑,讓人產生好感,容易廣結善緣,自然到處受人歡迎。
|
中國五千餘年藝術文化延續,是炎黃子孫共同責任,在復興中國夢的指引下,和睦共處、團結友愛,讓全球華人緊密團結在一起,唱響民族團結一家親不要忘本與根,也使中華文化藝術要薪火相傳,立天地之心,立生民之命,在中華優秀文化的啟迪之下,開萬世之太平。與北京車管家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於2017年7月向台灣新北市提出申請註冊,為中華新聞社。並於八月六日台灣新北核准,經登字第1068123401號函註冊登記,並於2021年6月2日經台灣新北市經濟發展局核准商業變更登記,即日起更名為中華聯合新聞社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幽默的禪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