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探尋邢瓷的前世今生

 《藝術品鑑》雜誌 
邢瓷 春 邢瓷春 邢瓷 福如東海 邢瓷福如東海 邢瓷 翰林罐爭春 邢瓷翰林罐爭春
文_臨宣
早在唐代,阿拉伯商人蘇來曼在他所著的《東遊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中國人能用陶土做成用品,裡面裝了酒,從外面能看到”。 這種瓷器就是邢窯出產的透影白瓷。 能燒製如此美瓷的邢窯何以在元代以後消逝千年不知所踪呢? 讓我們追隨歷史的軌跡,探尋邢瓷的前世今生。
溯源
在中國的陶瓷歷史上,從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正是邢窯的成功興起,宣告了這種單一格局的結束,並由此開創陶瓷青白兩大體系。
公元622年,內丘改隸邢州,邢窯由此得名。 但邢窯白瓷的燒製並不始於此時,而是開始於此前的隋朝。 強盛的唐朝為邢窯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在繼承的基礎上,歷經改革和創新,邢窯發展成為唐代著名的製瓷窯場。
唐開元時,邢窯和越窯一青一白並駕齊驅。 陸羽《茶經》說,“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
唐《地理志》說,“邢州鉅鹿郡土質瓷器,越州會稽郡土質瓷器。”詩人皮日休詩說,“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園似月魂落,輕如雲魄起。”
到天寶年間,邢瓷已作為地方貢品,大量運往彼時的京城長安。 唐李肇的《國史補》說,“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據介紹,唐代邢瓷精品的主要特徵是“白如雪”,器形主要有平底碗、玉璧底碗、執壺、杯、瓶等。 唐代邢窯還燒製青釉器、黑釉器和褐黃釉器等。
唐人著作的《樂府雜錄》裡,還講述了可以印證邢瓷質佳的故事,說當時音樂家郭道源“以箸擊之,其音妙於方響也”。
中唐後期,邢瓷已遠銷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埃及和日本等國家,此時,邢瓷達到顛峰。
晚唐,邢瓷細白瓷日漸式微,造型單調、樸素、保守的特點也日漸明顯。 延及北宋,邢瓷在世已默默無聞,取而代之的是定窯。 在隨後的千年之間,邢瓷湮沒於歷史的千山萬壑,成古,成謎。
破謎
唐代邢窯遺址在哪裡? 這成了近代古陶瓷史學研究的“斯芬克斯”之謎。 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陸續有陶瓷考古界的權威和史學界專家到河北內丘實地考察, 雖有史書記載,然而言之鑿鑿的邢窯遺址,始終未被發現,確認。
未獲得可靠的實物標本,邢瓷的造型、胎質、釉色以及燒成等生產技術和工藝特點,就得不到準確解答,相應的鑑定和研究更無法展開。
讓許多行外人想不到,也讓許多行內人耿耿於懷的是,破解這個課題之謎,文物考古部門沒有奪得頭籌,倒讓河北臨城組建的一個邢瓷研製小組搶了先。
“1980年以前,我們對有關史書記載的邢窯與邢瓷,仍一無所獲。”張志忠說,當時許多人把尋獲邢瓷實物的目光放在了內邱,誰都沒有想到邢瓷會出現在臨城。
邢瓷 睡莲 邢瓷睡蓮
邢瓷 鼓钉洗 邢瓷鼓釘洗
張志忠,河北省陶瓷藝術大師、邢台市邢窯研究所所長。 他以親歷者的身份見證並記述了邢窯發掘、研究的每一步。 1980年初,臨城縣二輕局成立了“邢瓷恢復研製小組”。 當時,張志忠所在的陶瓷廠也參與其中。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該小組在臨城境內共查出包括祁村、崗頭、西雙井等在內的邢瓷窯址18處。 1981年春天,張志忠首次與專家一起參加臨城縣祁村唐代邢窯遺址的挖掘。 扒開1.5米厚的黃土,發現了60公分厚的瓷片堆積層,“瓣口瓣腹瓣足盞”、“平沿弧腹圓足托”、“短頸短流鼓腹執壺”、“提梁刻花馬蹬壺”、“唇沿淺腹玉壁底碗”等深埋在地下一千年前的一件件器物標本展現出瑰麗“容顏”。
邢瓷 一代天骄 邢瓷一代天驕
“唐代時臨城屬於趙州,與屬於邢州的內丘相鄰。在歷史上,臨城南部一些村莊,比如瓷窯溝,有時劃屬兩縣。”張誌中介紹,另外臨城的瓷土藏量巨大,順太行山東麓南北50華里都有分佈,“這些無疑都是邢瓷的信證。”
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台地區科委、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在臨城縣召開了由​​中央、省、地、縣考古工作者和新聞部門參加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鑑賞會”,與會專家首先考察了瓷窯遺址,對出土器物進行了鑑定。 大家一致認為,臨城發現的瓷窯遺址,應是“唐代邢窯”或者說是“邢窯的一部分”,“至少也是邢窯的正統或親支近派”。 同年5月,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向海內外播發了《臨城探尋到新的唐代瓷器窯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窯之謎”的解開》等報導,將我國這一重大考古發現公佈於世。
1984年夏至1985年夏,內丘縣先後發現邢窯遺址20餘處。 1987年至1990年,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組成的邢窯考古隊開始進入內丘、臨城工作,對所有已發現的窯址進行逐一調查核實,確定邢窯窯址21處。 到2011年,確認邢窯遺址26處。 特別是2003年5月至8月,河北省文研所對內丘縣步行街建設施工工地所涉及的邢窯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發現一些唐代的細白瓷碗、盒、罐類的器物底部或蓋子上,刻有“盈”、“官”、“翰林”字款,為各地遺址和墓葬出土的相應款識的白瓷找到了窯口。 特別是出土的十餘件“官”字款器物,改變了古陶瓷學界一直以來認為是定窯特有款識的觀點,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
重生
在臨城縣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普利寺塔的一側,便是邢州窯陶瓷藝術有限公司。 院內擺滿了一排排制好的坯,瓶、壺、罐、壇,雖然還沒上釉,卻已顯出它的古樸典雅之美。
拉坯機旋轉著,只見一團白色的胎泥在他的手中一會兒工夫便變出圓圓的瓶身,細細的瓶頸,圓潤的瓶嘴,一個梅瓶便成型了。 張志忠說:“別看拉坯才十分鐘,​​我可是練了三十年的功!”張志忠,這位臨城縣土生土長的白瓷研究專家。 十幾歲時,他就參加了瓷器製作的工作。 自從參加了邢瓷研製小組,他就與白瓷結下了不解之緣。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邢白瓷這一古老的製作工藝才在臨城縣保留下來。
1981年4月,在臨城召開的“邢窯與邢瓷藝術鑑賞會”上,一位北京的陶瓷專家說:“不解決拉坯技術,恢復邢瓷只是一句空話。”這句話深深觸動了張志忠。
北方拉坯工藝幾近失傳,於是張志忠慕名去了景德鎮,他花2角錢買了一張參觀古窯瓷廠的門票,在那裡看到了拉坯的老師傅,可一打聽讓他傻了眼,這技術不外傳。
幾經曲折,他拜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退休的70多歲的拉坯大師程光逵為師,每天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後的時間,用別人剩下的泥跟師傅學藝。 僅練了六個月,他已初步掌握了拉小件坯的技術,1985年2月,由於研究組實驗任務告急,讓他回來擔任工藝組組長,為不影響整個研究組的進度,他遺憾地告別師傅,回到臨城。 在做大件拉坯時又遇到了難題,師傅不顧年老,從景德鎮趕往臨城,手把手教他,使他逐步掌握了大件拉坯的技術。
儘管他掌握了拉坯技術,但沒有好的原料燒製白瓷也是“無米之炊”。
要燒好的白瓷,需用“紅砂石”作主料。 為了找到“紅砂石”,他與技術組的人員背著鐵鍬歷時兩個月之久,踏遍了臨城西部的山山水水,終於在石城、牟村、祁村煤礦等地找到了鉀長石、石英、粘土、紅砂石和天然優質釉土。 這為白瓷燒製打下了良好基礎。
仿製邢窯白瓷需要標本,於是張志忠與邢窯研究組的成員一起對西北、華東五省進行了41天的考察。
在陝西省博物館,他們見到了一隻典型的邢白瓷蓋罐,在揚州和鎮江博物館他們見到了不少邢瓷樣品,那外形端莊大方的白瓷盂,那胎白質堅釉色光潤透明的花口缽,令他們大開眼界。
1986年底,經過上百次試驗,他們完成了18件典型器物的仿製,燒成細白瓷“玉璧底碗”、“刻花皮囊壺”、“多足盂”等300多件。 該項目於1987年1月15日在石家莊舉行的“邢瓷恢復研究鑑定會”上順利通過省部級鑑定。
1988年至19​​89年,張志忠經反复實驗又彷制出梅瓶、淨瓶、執壺、三系盤口瓶等十幾個品種,並多次出口到日本等地。
2010年9月,張志忠燒製的作品“白釉長頸瓶”,獲“首屆中國歷史名瓷燒製技藝大賽”銅獎。 之後,他的作品又先後十幾次摘金奪銀。
千年後的今日,國內眾多的收藏者對白瓷仍然情有獨鍾,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耿寶昌把邢窯的白瓷譽為“盛唐風韻,盈庫珍奇”。
從臨城邢窯作坊來看,儘管燒製的白瓷供不應求,但從規模、數量、品種上看仍顯不足。 目前,張志忠正在籌劃擴大白瓷生產規模,研究燒製透明白瓷,做大白瓷產業,一步步地使千年白瓷再現輝煌。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