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從唐青花碗紋飾看壽文化(圖)

收藏快報 
圖1 唐青花壽字云龍紋瓷碗 圖1唐青花壽字云龍紋瓷碗 圖2 唐長沙窯鳥雲紋碗 圖2唐長沙窯鳥雲紋碗 圖3 唐長沙窯菊雲紋碗 圖3唐長沙窯菊雲紋碗
图4 唐花钱背龙尾呈卷草状 圖4唐花錢背龍尾呈卷草狀
廣東江門張集學
唐代吉語常見的只有“大吉、吉、盈、騰、壽”。 “壽”在唐代多種材質、器物上都有體現。 有“銜綬”的很常見,是壽的諧音,意長壽。 在銅鏡上有“永壽之鏡”,在出土瓷器上也有壽字。
“'壽'字變化是漢字中最多的,它有上萬個異體。字體長的叫長壽,長生不老;字形圓的叫圓壽,也叫團壽,象徵無疾而終。字體變化無盡,有楷體、宋體、篆體、石鼓文、蝌蚪文、各種花體、梵書等。”(摘自《漢字的故事》)。 圖1所示是一件唐代青花碗,其上壽字大,是洪壽,象徵廣大博愛、眾生長壽。 “壽”高入雲,寓意壽與天齊。 與碗上一樣的捲雲紋,在唐代不少器物上都寫畫出來,在長沙窯的彩瓷上尤為多見,黑石號沉船出水的瓷器上就有成千上萬。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間菊花紋或肥鳥紋,內碗上部多個卷雲的彩繪碗(圖2、圖3)。 這種壽與卷祥雲共用的情況,在元青花上也有出現,例如2005年《考古》12期介紹出土元青花杯“內壁上部繪卷雲紋,內底有'壽'字”。 這些事實橫向地反映了唐代紋飾的一致性以及長沙窯與鞏縣窯紋飾的共通性,也縱向地傳達了唐、元青花具有傳承性。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唐青花碗上的“壽”字是唐代廣泛流行的一種花體篆書,每個單字既像花朵,筆劃又有左右對稱的美感,除有上述美好吉祥意義外,還體現著唐人花壽的理念——活得健康精彩。 圖4是唐代花錢上的花體篆書“金玉滿堂”。 花體篆書不光唐朝應用流行,還影響到國外,如日本空海和尚在公元824—833年間所書《大和州益田池碑銘》。 唐青花是一種首開先河的偉大創新,是各種成熟條件以及唐代先民開創、進取精神的結晶。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筆者就對唐代、遼代,至清代甚至民國的篆書壽字進行了較多的比較、研判,發覺它們的基本發展變化總體上來說是由簡到繁進行的。 如遼代有的篆書壽僅比唐青花圖上的篆書壽多了中間一橫,而到清代則廣泛應用於官用器物和民用器物上,其中官用器物的篆書壽美觀繁縟,多姿多彩,民用器篆書壽雖式樣不很多,但筆劃和字形方面也較唐、遼時期繁複多了。
中國最早用青料書寫“壽”字非同尋常。 和中國人的宇宙觀有根本聯繫的“陰陽五行說”認為,青色是一種吉祥之色,它是與春天、東方、太陽、木、龍、肝臟相對應的。 於是,有了青陽、青年、青春、青山、青龍、青運、青天等這些美好的詞彙。 用青料書寫吉語壽自然會相得益彰。 唐青花壽字彩色鮮豔,藍中透綠,令人喜愛,彷彿神奇變幻,催人著迷。 幸運的是,其壽字字體、筆法、書寫特徵和獨一無二的青花特色,色(鈷)料、色質、色相、色階、色態明顯區​​別於歷代青花,再加胎、釉、型、工藝等方面的明晰判別,足以讓用功窮千里目者看得一清二楚,做出“包青天”判案一樣準確無誤的鑑定。
唐青花碗上的壽字竟能折射出如此之多的事實真相、歷史信息和文化內涵,確實令人讚嘆叫絕。 我們需要對之刮目相看,而且要“認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