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合川峽硯最貴要賣幾十萬(圖)


書簡硯 書簡硯 一龍治水 一龍治水 金蟾送寶 金蟾送寶
數百年來,文人墨客對合川特有石材峽石(又名黑玉石)精雕而成的峽硯給予了無數的讚譽,峽硯也是巴渝三大名硯中唯一保存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合川峽硯僅有的三位傳承人之一週捷對此並不開心.他說,峽硯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種奢侈品,曲高和寡的峽硯除了為收藏、把玩、為人所好,已逐漸被平常人所淡忘,而峽硯之魂的三峽石也已停止開採,合川峽硯的技藝傳承狀況堪憂.
天賜良石
  文人墨客追捧數百年
相傳數百年前,古代巴渝人在合川嘉陵江畔發現了一種石材,名曰峽石或黑玉石,石質細膩,色澤淡雅.以此石磨刀,可讓利刃吹毛斷髮;以此石為硯,不僅不損筆鋒,且硯中蓄水能數日不干,於硯中研墨,儲墨不腐.
於是,以黑玉石作為材料的墨硯,便逐漸開始受到文人墨客們的追捧,數百年傳承至今.相傳明代理學家周敦頤在養心亭(現在合川八角亭)著書立說時,使用的就是合川嘉陵江瀝鼻峽所產的峽硯.
明英宗時期吏部尚書合川人李實對峽硯也曾留詩讚譽:「峽畔茅屋僻,巧工鑿石盤.啟墨云龍舞,運筆虎榜懸.石膩堪如玉,工藝聖手傳.貴似翰家客,四寶居一員.」
時至近代,愛國將領馮玉祥、書畫家于右任、謝無量、郭沫若等名士,也曾對合川峽硯題詩讚頌.
技藝傳承
  兩度中斷兩度繼承
「相傳從宋代開始,合川便有人做硯,但數量很少.」周捷介紹,根據史料記載,宋代時,合川工匠做硯雕刻的技藝遠近聞名.後來,隨著南宋晚期宋蒙之間的交戰,合川峽硯曾一度停止製作,直到明代才得以恢復.
到了明末時期,由於戰亂,峽硯製作再度中斷,直到清康熙年間才再次恢復.
「解放後,峽硯臺的造型以單一的方型、條型、小圓型為主,缺乏美感和藝術價值.」周捷的師傅、合川峽硯第三代傳承人易中毅介紹,在上世紀70年 代,合川峽硯曾受到日本人的喜愛,大量峽硯被出口到日本,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那時的峽硯造型比較單一、規整,沒有過多的藝術加工,十分樸素.」
易中毅稱,在第二代傳承人王智賢、師傅劉開道等人的努力下,峽硯匠人逐漸開始在硯臺、硯蓋上篆刻竹石、仙佛仕女、龍鳳等裝飾,衍生出風格不一的異型硯臺.
「後來逐漸有了浮雕和鏤空相結合等更加複雜的工藝,做出來的作品極其精美.」易宗毅自豪地說,他的代表作「嫦娥奔月」、「仙女獻花」以及56條龍構成的「中國龍」等峽硯作品曾獲得全國大獎,「百龍戲龜」峽硯還進入中南海成為收藏品.
不過,易宗毅也承認,目前峽硯做工複雜、石材價高,售價十分昂貴,數千元甚至數十萬元的價格並非普通人能夠消費.
傳承受阻
  峽硯開始走平民路
周捷告訴記者,巴渝地區本來有金音石硯、夔硯以及合川峽硯「巴渝三大名硯」,但前兩種已經失傳,僅剩下合川峽硯還在傳承.如今,製作合川峽硯的 傳承人也所剩無幾,僅有周捷、易中毅師徒與李祖元三人,易宗毅年事已高,很少操刀雕刻,而李祖元主要從事銷售和推廣,只有40多歲的周捷還在製作峽硯.
「雕工精美,造型別緻,這既是它的特點和優勢,也是阻礙其傳承的因素之一.」周捷說,如今少有人使用毛筆,且一個雕工精良頗具藝術價值的峽硯賣 價動輒上萬,「有的門店擺放的深浮雕、鏤空等工藝雕刻的峽硯,通常數月甚至數年也無法銷售出去.反而是雕工簡單,價格在2000元以下的峽硯比較為人所接 受.」周捷說,近幾年峽硯工匠轉行、流失十分普遍,他也開始嘗試用淺浮雕、平刻的手段製作價格便宜,但同樣不失精緻和精美的平民級峽硯.
「人帶人,手把手的傳承方式也是致命的.」周捷說.
 原料危機
  停止開採只能用存貨
除了峽硯雕刻技藝本身的因素制約了合川峽硯,合川峽硯還遭遇了原料供應的問題.
據悉,峽石十分獨特,僅有位於合川區草街鎮柳坪村境內的一處石場中能開採到.周捷說,很多年來,他們使用同一個礦采出的石材,而最近,聽說礦場已經封閉,沒有人能再拿到新的石料,只能用存貨.
「以前有三家單位可以開採,如今只有這麼一家有資格.」易中毅證實了周捷的說法.
為此,記者走訪了草街鎮政府相關部門.草街鎮宣傳委員陳丹東介紹,正宗的峽石的確僅能在草街鎮境內開採到,擁有開採資格的只有祥和石雕有限公司 一家,幾個月前,該公司相關的採礦許可證照到期,因為種種原因暫時未能獲得新的證照.目前礦洞已經封閉,何時重新開採尚無定論.
「如果真的無石可用,那麼我們會考慮用其他石材代替,但這就不再是合川峽硯了.」周捷憂心忡忡地說.
重慶晚報記者 彭光瑞 任君 攝影報導
作者:彭光瑞 任君


來源:新浪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