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唐代宮廷煮茶喝酒用哪些銀器

​​金羊網-新快報

1982年元旦,江蘇省鎮江市丁卯橋發現一處唐代銀器窖藏,出土銀器共計950 餘件,有酒甕、盆、鎏金“論語玉燭”龜形酒令籌筒、鎏金酒令籌、托、碗、盒、鐲、​​釵等。
“安史之亂”後,南方成為金銀器製作中心,器類增多,工藝高超,紋樣華美,民族色彩濃厚,尤以鎮江(時稱潤州)為著。 據考古發現,整個南方出土唐代金銀器的總數達1100餘件,而鎮江佔九成左右。 潤州爐火純青的金銀器製作工藝使其成為南方的中心產地,製品多供奉皇室,並鏨刻“力士”名牌商標。 其對宋元金銀器的製作工藝有著深遠的影響。
茶釜茶釜
茶釜(鍑,fù)
高10厘米,口徑25.6厘米。 寬沿,深腹,圜底。 一件沿面設一對護耳及環狀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 一件無提梁,沿外刻“力士”二字。
此類器物在唐時稱為鍑。 《茶經》雲:“鍑,以生鐵為之,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 ”唐代盛行煮茶,茶鍑是重要的茶器之一,將碾好的茶末放入茶鍑中煎煮。
火箸火箸
火箸(火筴,jiā)
如同筷子,上部刻“力士”二字。 長32厘米。
火箸唐時稱火筴。 唐代煮茶使用炭火風爐,離不開夾木炭的火筴。 《茶經》雲:“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台勾(suǒ)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
鎏金双凤纹 带盖大银茶盒鎏金雙鳳紋帶蓋大銀茶盒
鎏金雙鳳紋帶蓋大銀茶盒
高26厘米,口徑31厘米,腹徑32厘米,底徑25.6厘米。 四出蓮瓣形。 直腹,腹下內收,喇叭形圈足;蓋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 蓋面捶刻凸花,以銜草雙鳳紋為主體,邊緣刻8對相向的飛雁,間以纏枝蓮及魚子紋;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鴻雁,足邊沿飾蓮瓣紋。 外底刻“力士”“伍拾肆兩壹錢貳字”銘。
茶则茶則
茶則(茶匙)
長33厘米。 側面作鏟形,近橢圓,長扁柄稍曲。 柄背面刻“力士”二字。
茶則,名曰茶匙,為量器。 茶末入釜,要用茶則來量取。 《茶經》:“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準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減之,嗜濃者,增之,故云則也。”上述文​​字清楚地說明了茶則的用途。 茶則不僅是量器,而且在點茶時還用以擊拂、攪拌湯花使茶末溶於湯中。
茶勺茶勺
茶勺
勺面作半球形,長扁柄稍曲。 柄背面刻“力士”二字。 長26厘米。
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沒有專門提及茶勺,《茶經·五之煮》中有云:“凡酌,置諸碗,令沫餑勻。”說明茶煮好之後是用勺從茶釜中將茶湯舀出,再入茶碗中飲用。
茶瓶茶瓶
茶瓶
塔形蓋,蓋鈕呈寶珠形,侈口,束頸,弧腹,矮圈足,肩部設長流及把。 底部有“力士”二字。通高25.4厘米,口徑6.6厘米,底徑8.4厘米。
晚唐時,一種新的飲茶方法興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沖點放在碗中的茶末,稱為點茶。 點茶最重要的器具是茶瓶,即執壺,此壺既用於煮湯,又用於點茶。 蔡襄《茶錄》雲:“湯瓶, 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
银酒瓮銀酒甕
銀酒甕
覆盆式蓋,上置蘑菇狀鈕,蓋邊與甕口有鏈環相連,鎖失;甕直口,廣肩,鼓腹,平底。 底中部刻楷書“酒甕壹口並蓋(suǒ,同“鎖”)子等共重貳佰陸拾肆兩柒錢”。 “子”是指銜接蓋之鍊。 唐代每兩合今37.3克,銀酒甕實重9873.31克。
此器自名為酒甕,《安祿山事蹟》載唐玄宗賜安祿山物品中也有“八斗金鍍銀酒甕”,當為貯酒器。 白居易《詠家釀十韻》曰:“甕揭開時香酷烈,瓶封貯後味甘辛。”
银高足杯銀高足杯
銀高足杯
素面,高14.8厘米,口徑14.5厘米,圈足8.6厘米。 五曲形,深腹,圈足,足內刻有“力士”二字。 腹外飾突棱一周。 據有關專家考證,此杯是酒器中與酒籌配合使用的“觥盞”,其形制獨特,迄今為止仍屬孤例。
银鎏金酒令筹銀鎏金酒令籌
銀鎏金酒令籌
50枚,籌長20.4厘米,寬1.4厘米,厚0.05厘米。 出土時裝置酒令筒內,大小基本相同。 酒令籌正面刻有酒令文字,上半段選自《論語》語句,下半段為酒令內容,可歸納為6種飲酒方法:“自飲”“伴飲”“勸飲”“指定人飲” “放”“處”;6種飲酒數量:“五分”(半杯)“七分”“十分”“四十分”(四杯)“隨意飲”“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