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刑。也,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註釋】

1惡已:惡、醜。已,通『矣』。 2斯:這。 3相:相互。 4刑:通「形」,此指比較、對照中顯現出來的意思。 5盈:充實、補充、依存。 6音聲:漢代鄭玄為《禮記·樂記》作注時說,合奏出的樂音叫做『音」,單一發出的音響叫做『聲』。 7聖人居無為之事:聖人,古時人所推崇的最高層次的典範人物。居,擔當。無為,順應自然,不加干涉。 8作:興起、創造。 9弗志”弗,不。志,指個人的志向、傾向。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因此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 這是永恆的。所以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解析】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這說明醜陋的東西已經遍布天下,當人們都在為美好的善行而歡呼的時候,這說明不善已經充斥整個社會。

美醜和善惡都是矛盾的統一體,之所以知美,是因為有醜存在,之所以知善,是因為有惡存在。至道之世,人們不知有醜惡,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順其自然,發乎道性而已。不道之世,那些以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為人生觀的人,為了追求名利,往往用假美、假善來偽裝自己。因為集美善於一身則名利雙收,而美善存偽,醜惡即生。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讓萬物自己發展而不先為創造。聖人輔助萬物生長而不據為己有,對萬物有所施為而不自持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據有功。正由於聖人這樣不居功驕傲,所以他的功績永遠不會失去。

老子認為,一個人有了功勞越是不居功,越能夠讓人永記於心,越是居功自傲的人越容易成為別人攻擊的對象而失去應有的功勞。

證解故事一

對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的分析,便靈活地運用了老子的『故有無之相生也一。

以劉備三顧茅廬為例。

劉備以皇叔之亭,為了請諸葛孔明出山,不辭勞苦,前後三次上門拜訪,以誠心感動諸葛孔明,最後終於得見,請他出山,拜為軍師。後來諸葛亮輔劉備征戰天下,出謀劃策,建立蜀國,與曹操、孫權成三足鼎立之局面。

那麼,諸葛亮明明有著經天緯地之才,治國安民之術,克敵制勝之法,為什麼卻要隱於田野呢?他正值壯年,天下時局又是治亂交替之時,群雄逐鹿之勢,為什麼他不謀求建功立業,空把滿腹才華消磨在山林之間呢?細心的人會發現,這不僅是諸葛亮一個人的行為,事實上,有很多有才志的人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採取這樣一個隱居的狀態,而不是貿然地就衝出來投奔明主的。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自動跑出來投靠某一個有權勢的人,是因為他不想只當一個職業謀士,他要做的是呂尚、管仲那樣的丞輔將佐。而如果自動送上門去,不一定主公就會重視他,就能發現他的才能,也不太可能讓他一來就擔任重要的職務,或許反而會湮沒在碌碌群儒之中。

而當他的美名觸動了某一個主公的神經,像劉備這樣來主動來拜訪他的時候,那諸葛亮就已經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另外,讓劉備三顧茅廬,一方面是為了考察一下劉備對自己的誠意和他對自己的需求程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如何說動劉備,讓他對自己的謀劃一聞傾心。

結果讓諸葛亮很滿意,劉備能三顧茅廬,顯示出他對諸葛亮的迫切需求,肯定會重用這個得來不易的人才。而諸葛亮的「隆中對一也讓劉備深深相信自己找對了人。

諸葛亮的“隆中對也就是給劉備畫出了一個未來國家的藍圖,其“建國大綱」可用八個字來概括 『建基西川,聯吳抗曹。

這八個字絕非心血來潮、信口胡謅,而是來源於諸葛亮對當時天下大勢、力量對比、生剋關係和地理條件的深刻分析。

當時三大力量曹操、孫權、劉備各佔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各有其優勢,也各有其劣勢。

曹操佔天時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國險」,也就是地利,不如東吳,人和不如劉備“孫權佔地利有長江天險以為屏障,但天時不如曹操,人和不如劉備;劉備佔人和,手下有關羽、張飛等大將,而且皇權的身份也深得人心,但是天時不如曹操,地利不如孫權。

這是三國鼎立的基本根據,沒有這個根據,就沒有劉備的前途,也就沒有諸葛亮的出山。

天時、地利、人和,各得其一則三國分立,三者齊聚則統一天下。那麼曹、孫、劉三家誰能佔盡三者?在諸葛亮看來,應當是劉備。以事物相聯繫、互相促生的關係來看,沒有天時,可以等待,沒有地利,可以爭取,但人和通常不是靠等待和爭取就能得到的,這關係到道德問題和人心向背問題,不是說有就有的。

所以,從這點來看,諸葛亮對劉備還是信心十足的,並由此才制定出逐鹿天下的大計。他建議劉備取西川以佔地利,其「岩阻」可比長江之險:『跨荊、益」以『待天下有變」,這個『變」指的就是等曹操滅漢稱帝,倒行逆施,失去民心,這樣天時就會到了有皇叔身份的劉備這邊。但是這個分析可能曹操也考慮過,或許這就是他為什麼一直沒有稱帝的原因,因為他不是不想稱帝,而是怕一旦失去了漢室的裝飾,就會喪失天時之利。

轉載光明日報出版道德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