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雜譬喻經—弟子問喻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和上告白:“已得頻來,二果未通。”問之:“已得頻來,礙何等事不至真人?”答曰:“欲睹彌勒佛時三會”,二百八十億人得真人時,及諸菩薩不可限載。彌勒如來”,巨身至尊,長百六十丈。其土人民,皆桃華色,人民皆壽八萬四千歲。土地平正,衣食自然。閻浮土地,廣長各三十萬里。意欲見此,不取真人。彌勒佛時,二尊弟子,一日雜施,二日數數,复欲見之,知何如我。”弟子復問:“從何聞此?”和上答曰:“從佛經聞。”弟子白日:“生死勤苦,彌勒設有異法,當往待之乎?”答曰:“無異。”“六度、四等、四思、四諦”,寧有異乎?”答曰:“不也。 ”“設使一等,彼此無異,何為複待?今受佛恩,反歸勒!亦可取度不須待彼。 “和上言:“止!卿且出去,吾當思惟。 ”

弟子適出,未到戶外,已成真人。弟子曰:“何乎?”師曰:“已成真

人。 ”弟子禮曰:“此之頃,已成果證。

[註釋]

1應真:阿羅漢。小乘四果中之最高果位。參閱前經第八篇註釋。

2不還: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即阿那含。參閱前經第三十六篇註

3頻來:小乘四果中之第二果,即斯陀含。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故又名一來。

4二果:此指應真果位和不還果位。

5真人:典出《莊子·列禦寇》:“夫免乎內外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這裡指證得阿羅漢果位者。

6欲睹”:彌勒佛,見前經第八篇註釋;三會,指一生補處菩薩彌勒佛未來出世,以繼紹釋迦佛的宏願,在龍華樹下說法的三次大法會。

7彌勒如來:據《彌勒上生經》記載,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天,待此

生盡,則下生於人間,以補釋迦之佛位,故稱彌勒佛、彌勒如來。參閱

前經第六十六篇註釋。

8閻浮土地:人類住處四大洲之一,為膽部洲。參閱前經第五十三

篇註釋)。

9“六度”句:六度,即六波羅蜜,是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彼岸的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特點)、智慧(般若)。四等,又稱四無量、四等心,亦即慈、悲、喜、舍之四無量心。四思,有兩種,心地觀經四思為一父母恩(家庭)、二眾生恩(社會)、三國王恩(國家)、四三寶恩(宗教);釋氏要覽中四思為一父母恩,二師長思,三國王思,四施主恩;四諦,參閱前經第一篇註釋)。

10止:原本作“上”。

11(duo chi)之項:極短的時間。 (duo chi)原為語氣詞。

【今譯】

從前有個比丘,聰敏智慧。當他病情危重時,弟子問他:“已成為羅漢沒有?”他回答說:“沒有,不還的果位也還沒有證得。”弟子問:“和尚道法高

超,名聲遠播,為什麼沒有成為羅漢呢?”和尚說:“已證得斯陀含果位,但

還沒有達到阿羅漢果位與阿那含果位。 ”弟子問:“已得到斯陀含果位,因為什麼沒有得到阿羅漢果位?”比丘答道:“我想看到未來彌勒佛時的三次大法會,那時將有二百八十億人得到阿羅漢果位,還有許多得到菩薩階位,數不勝數。彌勒佛身體巨大,身高一百六十丈。他的國土民眾都面如桃花,人們都能活八萬四千歲。那里土地平正,衣食自然。南瞻部洲的土地長寬各三十萬里。

我想見到這些,所以沒有取得阿羅漢果位。彌勒成佛時,有二個尊貴弟子,第一個叫雜施,第二個叫數數,我也想見到他們,看著比我怎麼樣。 ”弟子又問:“你從何處得知這些情況?”和尚回答:“從佛經上聽說的。 ”弟子說:“生死輪迴,辛勞痛苦,難道彌勒佛有特殊道法,所以要等待他嗎?”和尚回答:“沒有特殊道法。 ” "六度、四等、四恩、四諦,在彌勒佛那裡有什麼不一樣嗎?”和尚回答:“沒有不一樣。 ”弟子說:“如果相同,彼此無差別,為什麼要等待呢?如今深受佛的恩德,反而要皈依彌勒!還是現在就解脫,不要等待他了。 ”和尚說:“別說了!你先出去,我要好好想想。 ”

弟子剛出去出,未到門外,和尚已經變為羅漢。弟子回來問:“怎麼樣?”

師傅說:“已經成為羅漢。”弟子行禮說:“頃刻之間,已證得阿羅漢果位。”

[點評]

彌勒菩薩將來在龍華樹下成佛時,會在龍華樹下三次說法,初會說法,度

九十六億人;二會說法,度九十四億人;三會說法,度九十二億人。比丘因為想到龍華樹下的三次法會,而沒有證得果位。彌勒是未來佛,很多年之後才會出世,那個比丘現在有佛不皈依,非要等那麼久之後皈依彌勒菩薩。弟子勸解他產生效果,頃刻之間他證得阿羅漢果位。

這個譬喻告誡人們要務實,不要好高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