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結構圖
人物名片<<<
王世襄(1914.5.25-2009.11.28)號暢安,男,福建省福州市人,生於北京。漢族,著名收藏家、文物鑑賞家、學者。
王世襄作為研究明式家具的大家,他撰寫了兩部我國前所未有的古典家具書(《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填補了此門學問過去只有外國人 才專著、中國人卻沒有這一令人遺憾的空白。王老對古典家具的線腳有過精闢的論述,本刊將連續節選「家具結構之結合」內容,以饗讀者。
平板角接合
用三塊厚板造成的炕幾或條幾,用料厚達4-5釐米。面板與板型的腿足相交,是厚板角接合的例子。所見實例都用悶榫,現代木工或稱全隱燕尾榫,拍合後只見一條合縫,榫卯全部被隱藏起來[圖1]。
抽屜立牆所用的板材,比炕幾或條幾的板材薄多了,其角接合有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是兩面都外露的明榫,即直榫開口接合,明清家具只有粗糙的民間用 具才用它。其次是一面露榫的明榫,現代木工或稱半隱燕尾榫[圖2、3],更複雜的就是完全不露的悶榫,其造法與上面講到的厚板悶榫角接合基本相同,只是造 得更為精巧而已。小型家具如官皮箱、鏡台,儘管它們所用的抽屜立牆板已經很薄,巧妙的匠師還是能用悶榫把它們造成極為工整的抽屜。
平板角接合還有一種簡便的造法,即勾掛接合,多用在案形結體家具兩側吊頭下面的牙條上,為的是將側面的牙條與正面的牙條拍合交圈。正、側兩面的 牙條都在盡端格角的斜面上裁切鋸齒形的銳角,以便勾掛聯結。從外表看,它有如悶榫,但結構大異。年久,木材收縮,難免開脫。明及清前期條案側面的牙條容易 散脫丟失,多因勾掛不牢[圖4]。
橫豎材丁字形結合
大自桌案或大櫃的棖子和腿足的聯結,次如衣架或四出頭官帽椅的搭腦、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橫棖、椅子管腳棖與凳椅的腿足相交,小至床圍子、桌幾花牙子的橫豎材攢接,都是丁字形接合的例子。
丁字形接合由於以下的不同情況而出現不同的造法。一是橫豎材有的粗細相等,如椅子的搭腦和後腿,某些櫃子的底棖和腿足等。惟多數家具豎材是腿 足,作為支柱必然要比橫向的聯絡材棖子要粗些。由於粗細的不同,產生了交圈或不交圈的問題,二者的造法是不同的。再有是圓材或方材的問題,二者的造法也是 不同的。
先說圓材的丁字形接合。如橫豎材同粗,則棖子裡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正中。如腿足粗於棖子,以無束腰杌凳的腿足和橫棖相交為例,倘不交圈,則棖子 的外皮退後,和腿足外皮不在一個平面上,棖子還是裡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月牙形的圓凹正中。倘交圈的話,以圈椅的管腳棖和腿足相交為例,棖子外皮和腿足外皮 在一個平面上,造法是棖端的裡半留榫,外半做肩。這樣的榫子肩下空隙較大,有飄舉之淤,固有「飄肩」之稱。北京匠師又因它形似張口的蛤蟆,故或稱之日「蛤 蟆肩」[圖5、6、7]。
方材的丁字形接合,一般用交圈的「格肩榫」。它又有「大格肩」和「小格肩」之分。「大格肩」即宋《營造法式》小木作制度所謂的「攛尖入卯」①,「小格肩」則故意將格肩的尖端切去。這樣在豎材上做卯眼時可以少鑿去一些,藉以提高豎材的堅實程度[3.9]。
同為大格肩,又有帶夾皮和不帶夾皮兩種造法。格肩部分和長方形的陽榫貼實在一起的,為不帶夾皮的格肩榫,它又叫「實肩」。格肩部分和陽榫之間還 鑿剔開口的,為帶夾皮的格肩榫,它又叫「虛榫」。帶夾皮的由於開口,加大了膠著面,比不帶夾皮的要堅固一些,但倘用料不大,則因剔除較多,反而對堅實有損 [圖8、9]。
橫材有的來自直材的正、側兩面,都與直材丁字行相交。所用榫卯,小格肩、大格肩、實肩、虛肩,均可在實例中見到。需要指出的是插入直材隱而不見 的直榫還有不同的造法。有的兩榫同長,盡端格角相柢;有的則一長一短,不格角,長的為透棒,短的則頂在長的榫上[圖10、11]。
家具結構圖
家具結構圖
丁字形接合的榫卯有「透榫」和「半榫」之別。透榫的榫頭穿透榫眼,斷面木紋外露。半榫的榫頭不穿透榫眼,斷面外紋不露。透榫比較堅牢,但不及半 榫整潔美觀。因而凡用在大面上的榫頭多為半榫,用在小面上的榫頭多為透榫。在實例中也有不論大面、小面都用透榫。個別白不僅用透榫,還長出少許,如牡丹紋 扇面形紫檀南官帽椅的管腳棖[甲77],但那是極為罕見的。
另外還有「大進小出」的造法,即把橫棖的盡端,一部分造成半榫,一部分造成透榫,納入榫眼的整個榫子面積大,而透出去的榫子面積小,故日「大進小出」[圖13]。使用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兩榫能互讓,下面還將講到。
「裹腿棖」,又名「裹腳棖」,也是橫豎材丁字形接合的一種,多用在圓腿的家具上,偶見方腿家具用它,須將棱角倒去。裹腿棖表面高出腿足,兩棖在 轉角處相交,外貌彷彿是竹製家具用一根竹材煨烤彎成的棖子,因它將腿足纏裹起來,故有此名。腿足與橫棖交接的一小段須削圓成方,以便嵌納棖子。棖子盡端外 皮切成45度角,與相鄰的一根格角相交;裡皮留榫,納入腿足上的榫[圖14、15、16]。
家具結構圖
家具結構圖
椅子的管腳棖一般為四根,正面的一根為了踏腳,必須低矮,側面的兩根提高一些,後面的一根又降低,這是「趕棖」的造法之一。另一種造法仍為正面 的一根最低,兩側的兩根稍高,後面的一根則更高,名曰「步步高趕棖」[圖17、18],趕棖就是為了錯開構件,使榫卯分散避讓,不集中在一處。圖17沒有 按照原著中的圖式做,想讓各位木友多瞭解一些。新做圖中四腿都是方材,是太師椅的底部造型。
家具結構圖
櫃子正面和側面的底棖與腿足相交,兩棖的位置是等高的。常見的一種讓榫的方法是兩棖的出榫都造成大進小出。側面的一根切去榫頭的下半,其上半成
為透榫;正面的一根切去榫頭的上半,其下半成為透榫。因兩榫互讓,不致把腿足鑿去得太多,而正側兩面都用上了比較牢固的透榫[圖19]。另一種讓榫的方法是正面的底棖用透榫,側面的底棖用半榫。匠師又聰明地利用了側面底棖之下的牙條,使它兩端出透榫,貫穿前腿和後腿的表面。這樣 一來,櫃子的正面、側面,既都用上透棒,保證了結構的堅實,而榫眼是避讓錯開的。又因為牙條的透榫總比底榫的透榫小,所以為了整潔美觀,寧可使牙條的透榫 在櫃子的正面顯露,而不讓底棖的透榫在正面出現[圖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